南京师范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南京师范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真的没什么复习方法可以说的,因为说白了,这是一个可能费力不讨好、可能不费力却讨好的科目。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选择真的很关键,尤其是多选,要费工夫好好记一记,多做一些选择题,最起码留个印象。新大纲下来之前把把马原部分看完,然后开始看新大纲。我记得到最后,我的大纲解析看了4遍,肖1000做3遍就差不多了。主观题部分,那就靠最后一个月突击,到时候会有各种最后N套题,多看看出题方向和思路,然后各种背,昏天暗地的背,相信你自己就可以了。当然,有的同学背的明明很多,但考试的时候却不知道该不该写,有一种感觉叫:考过后看看标准答案,我其实背过了,但在考场上我并不知道那就是答案。所以思路很重要,能不能灵活自如的运用你所知道的知识更重要。我就亏在这一点上,背很多,但不会用,希望学弟学妹们有个前车之鉴吧。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一定要多做题多做模拟,不要因畏难就不去做,我记得当时有同学因为说张宇题难,就没有做8+4,但初试后发现,其实难题更考察的知识应用水平,我开始做张宇的题已经是11月底了,之前没有接触过张宇的任何资料,但是仍不妨碍做题。我做8套大概能有110—140,4套的话分太低了就不说了,嘿嘿,其实也没有多难,主要是运算步骤增加了,很多题目设了不少陷阱,所以,个人觉得,张宇的题还是很有必要做一做的,很能查漏补缺,并没有偏离基础。考试只要基础扎实,还是可以拿个不错的分数。做模拟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定时,而且步骤尽量写完整,如果觉得时间不够,可以挑几套出来定时模拟,要有上考场的那种感觉。我觉得,真题的话2小时内基本要做完(16、17除外,题量略大),模拟题的话也是,尽量要在2个半小时内做完(做完自己会做的),这样的话等你真正上考场了压力才不会太大。多做题,多查漏,这点应该可以通用,但别的东西真的仅供参考,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我觉得自己的复习还算扎实,但在策略安排上有所欠缺。我在七月份启动了英语复习,同时开始了整体的备考工作。其实,你们可以在三、四月份就开始接触英语,每天投入两到三个小时。我使用了朱伟的《恋恋有词》来记忆单词,甚至有时会借助它来助眠,因此词汇量方面算是过关了。阅读部分是得分的关键,我跟随着王江涛老师的指导,而写作的核心就是一个字:背。但这并不意味着死记硬背模板,而是要熟记各种主题的优秀范文,这些资料通常都会为你整理好。到了后期,我大、小作文分别背诵了十篇,做到烂熟于心,考试时只需替换文中的一些关键内容。为什么会成绩平平呢?原因在于我把重心放在了阅读和作文上,它们共占70分,我以为抓住这两部分就能保证不错的表现,但我错了。考试时,我优先完成了阅读和作文,结果只剩下了一个小时,面对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我只能匆忙应对,以至于完形填空最后15个空全填了C。这就是我的教训。所以说,在英语学习中,任何一部分都不应忽视,可以有所偏重,但绝不能彻底放弃,每一分都很重要,累积起来总分会很可观。因此,合理规划时间至关重要,多做模拟考试并严格控制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大致完成。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统计学这个科目,基础理论是重中之重。你需理解并掌握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如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期望、方差等。统计推断部分,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考试的常考点。特别是置信区间和假设检验的构造过程以及p值的理解,需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要熟悉其原理和计算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做题+反思”是提升的关键。凭大量的习题练习,你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熟悉各种问题的解题思路。但光做题还不够,每做完一道题,都要去思考为什么这样解答,条件改变又该如何处理。这样的反思能你真正掌握知识,不仅仅是答案。
实际案例的应用也很重要。统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强的学科,许多理论都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应用。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数据中,不仅能提高实践能力,也会你更深刻地理解统计学的魅力。
在复习阶段,我会建议你使用一些高质量的教材和参考书,比如《统计学》(贾俊平版)或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茆诗松版)。这些书籍对基础知识的阐述清晰,例题丰富,非常适合自学。利用网络资源,如Khan Academy或Coursera上的相关课程,提供额外的学习视角。
不要忽视历年真题的作用。凭模拟考试环境,反复练习真题,帮助你适应考试节奏,了解出题者的思路,预测可能的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