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成电基础与前沿研究院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我的计划基本上是合理的,毕竟大多数人都遵循相似的时间表:从9月中旬到10月底,按照大纲或肖秀荣的书籍复习一遍知识点,并且疯狂地做两次1000题。后期,由于大题的准备大家相差无几,关键就在于选择题来拉开分数差距。关于1000题,一个小技巧是购买两份,一份用于练习,另一份用于标记错误和做笔记。我甚至不介意破坏书籍,将一本钉在一起的题目和答案撕开以便更方便查看。
我意识到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做选择题时不思考,错了也就算了。我没有去深究错误的原因,也没能对照大纲找出知识盲区。因此,在后期冲刺阶段做模拟题时,我发现漏掉了很多重要知识点。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效仿我,务必珍视每次犯错的机会,最好是多错,然后彻底理解错题。说到参考书,我高度推崇肖秀荣老师的教材,他的资料简洁有效,他自己曾是命题组负责人,对考研政治的见解也很客观。所以我完全信赖肖老师,初期只买了知识点精讲和1000题,接着感觉需要了解真题的解答模式,我又添购了真题解析。随着时间推移,我还购买了他的时政分析、背诵要点以及模拟题等全套资料。跟着肖老师的指导,应对政治答题的方向大致不会偏离,再加上他最后四套题的高命中率,这给了我很大信心。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定要注重方法,平时的做题习惯很重要,千万不要注重快,要注重精,说一下我的复习计划,大三下学期由于我们课很多,而且万恶的老师经常性的点名,我用于考研的时间很少,主要就是晚上和周末,下学期我主要看了一遍课本,把课后习题做了一遍,不过现在看来,课后习题没大有不要做,如果你的时间充足,你可以做,如果不充足,你可以只看课本,因为到时候复习全书上的题就够你做的,暑假期间,我就回家呆了六天,暑假是最难熬的,天气很热,而且学校餐厅的饭简直不是给人吃的,坚持住就是胜利,你们可以这段时间开始做全书了,李永乐的,陈文灯的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然后九月份主要做了一下李永乐的660题。660题很好,基本上填空选择的题型全都包含了,你把它做透了,多看几遍。十月份开始做模拟题,我主要用的是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这套题很难,做的时候很受打击,不过做完之后,感觉有很大收获,到十一月份开始做真题,这时候做真题感觉就很简单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真题毕竟少,为了增加英语的阅读量于是我们不得不购买一套英语模拟题,做模拟题的方法与做真题类似,唯一的不同点在于做模拟题不能死抠,毕竟模拟题的严谨度不如真题。答案和正确率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把握做题的过程,积累做题的经验,寻找做题的感觉。考研英语核心在阅读和写作,阅读练习还是以真题为主,要反反复复多做几遍,这里介绍一个阅读四步走:1、浏览题干,划出关键词(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数字,大写字母等);2、通读全文,把握文章,且注意做记号;3、比对问题,准确定位;4、仔细对照,找出答案。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以及系统对信号的影响。理解基本概念是学好这门课的基础。例如,信号的基本类型(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系统的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因果系统等)以及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重要工具的理解和应用。
对傅立叶变换,你需掌握其定义、性质以及如何运用到信号的频谱分析中。拉普拉斯变换则更偏向于控制系统,理解它的物理意义以及如何从时域转换到复频域是非常重要的。Z变换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系统的响应是另一个重点。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冲激响应、阶跃响应这些概念需清晰理解,它们是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关键。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如根轨迹法和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也是考试的常见考点。
再者,理解和运用系统函数H(s)或H(z),理解极点和零点分布如何影响系统特性,如频率响应、稳定性等,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题,凭大量的练习来加深理解。电子科技大学的试题通常既注重基础知识,又强调实际应用,所以不仅要熟练掌握公式,更要学会灵活运用。找一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对知识的兴趣。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重要。你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探讨,有时候,别人的一个见解可能会你豁然开朗。利用网络资源,比如在线论坛、学术网站等,也获取很多有益的信息和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