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半导体研究所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复习不太系统,红宝书断断续续从9月30日一直看到12月14日才看完第一遍……好在高中学的文科,底子还是有的。但后来看得挺辛苦,建议大家对政治不可掉以轻心,但也不必太早复习,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暑假就开始看,基础好一点的同学9月开始也行,重在每天坚持复习,保持进度,多看几遍,充分准备。 自己复习红宝书,一般是晚上看一两个小时。初期有做《肖秀荣的1000题》,后来感觉题量太大,已经跟不上看书的进度了,再加上我的重心始终放在专业课和英语上面,所以也就没怎么做了。 看红宝书的过程中有带着看《草劲中风》(倒过来念),这本资料提炼得还是很不错的,看完红宝书读了一遍《草劲中风》(倒过来念)上的部分重点章节。最后考前的二十多天,做了肖四任四,背了肖四所有的大题,最后考试时的确用到了不少哦。
考研数学方面:
在十二月期间,我完成了张宇的最后八套模拟试卷,我强烈建议你们在答题时务必保持极度的细心,因为我时常因疏忽而犯错误,这也在我的考研过程中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因此,培养细致入微的习惯至关重要。此外,我也尝试了合工大的超越五套卷,题目的品质极其出色,我真心推荐给你们。临近考试的最后关头,复习的重点应当放在稳固知识上,题量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保持冷静的心态,找出自己的知识盲点。做题的目的是检验你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灵活运用。在考场那种压力山大的情况下,只有对基本理论和其实际应用有深刻理解,你才能迅速作答。如果每个概念都需要花费十分钟去回想,那么面对众多涉及多方面知识的问题,你将无法完成所有试题,成绩自然也就可想而知。所以在掌握了理论知识后,一定要不断练习,不断提炼题目的要点,并做好总结归纳,这样才能够提升解题质量和效率。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不好,从高中就没好过,这也是多数理工科的学生的通病,英语是我这几科相对分数比较低的,所以没有多少话语权。大家权当参考看看吧。英语想短期内提高不大可能,需要循序渐进的积累,所以不要停,一直坚持就行。单词我是买了本参考书,自己看的,利用琐碎的时间去背单词,不要拿出整个上午或者下午背单词,我觉得这样真的也是本末倒置,但一定要在琐碎时间坚持背单词,一直背到考前,单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些人听某些老是忽悠觉得解题技巧语感很重要,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当你拿到一篇阅读文章的时候,出题点前后两三句话你很多单词不认识,你怎么办?靠技巧?你看都看不懂,就只有蒙的份,或者说好听一点,带着技巧蒙!所以不要忽视单词。完形填空我是做真题,每一个选项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全文的逻辑也很清楚,做了几篇之后发现正确率高了很多,所以大家不要放弃完型,做一做分析一下进步还是不小的。真题我买的是卷子形式的那种,后面有解析,阅读理解部分会有核心单词和文章翻译。做完之后分析卷子,背这里面的核心单词,先不看翻译自己翻译,然后对照翻译看看自己翻译不对的地方。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作文十二月份才开始准备的,考前自己套写了很多题材,加上之前背的范文,还是比较有用,考前一周做了真题练手,保持手感。真题我总体上做了两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掌握固体物理的基础理论,包括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如波函数、能级、粒子在势场中的运动等。这些理论是理解和解释固体中电子行为的关键。特别是费米-狄拉克统计,它描述了在绝对零度时,电子如何填充能级,对理解金属、绝缘体和半导体的导电性至关重要。
晶体结构和晶格振动也是重要部分。了解布拉格定律,能够计算出晶体的衍射图案,这对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非常有用。声子的概念帮助理解固体的热学性质,如热容和热传导。
再者,固体物理的核心之一是能带理论。凭能带图,预测材料的电导性和光学性质。例如,金属有连续的价带和空带,半导体和绝缘体则有能隙。理解这个概念,解释为何某些材料是导体,其他则是非导体。
至于学习方法,我强烈推荐动手实践。使用模拟软件进行能带结构计算,或者绘制晶体的三维模型,都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做大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无论是课后习题还是历年试题,都应尽可能地去解决。参加讨论组或找导师指导也能帮助你解决难题,深化理解。
阅读科研论文也是一个好习惯。最新的研究成果往往包含了固体物理的新应用和理论发展,这不仅能拓宽视野,也可能为你提供独特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