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交通运输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同济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交通运输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期间我并未投身于政治复习,而是试图激发学习的感觉。到了9月下旬,我才开始系统复习政治,逐字阅读大纲解析,那时每天只投入大约一个小时。进入10月,每日的学习时长增加到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周二由于上午有课程,我会用观看政治内容的方式来消遣,这个月的主要任务是研读大纲解析并完成1000题。11月,我每天留出两个小时给政治,早晨专注于背诵风中劲草,继续1000题的练习,并浏览形势与政策。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再做一遍1000题以巩固。随着肖8的发布,我就利用选择题来检验学习进度,不断填补知识空白。到了12月,我对政治的复习力度加大,对待肖八和肖四的选择题,我开始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尽管很多题目会重复出现,但不必担忧可能的得分虚高,因为类似的题目在实际考研中也可能重现。至于大题部分,主要依赖肖四和肖八的指导。此外,可以尝试其他如蒋中挺的五套、徐涛的八套和米鹏的三套题以增强训练。重要的是,要经常回顾做过的题目,避免重蹈覆辙。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从三月份到四月底专攻高数课本,课后习题很重要,把例题和课后习题做好后高数基础就算不错了,当时我没重视课后习题也导致后来练习真题的时候屡屡碰壁。高数资料我用的是李永乐的全书的高数部分,线代和概率论没看教材,概率论刚开始的时候觉得有点难度(大二的概率课没有认真听)但如果学进去了就觉得是最简单的部分。把上面介绍的资料做了三遍之后(买全书的时候附赠了一本配套练习我也做了一遍,这个不做也行)就到了十月底中,从十月中到十二月初专攻真题,我做了将近20年的真题,最好每天一套,看着时间做,一定要训练做题速度,把不会的或者不确定的标出来,最后对照答案批改得出分数,并把不会的题目所涉及的全部知识点对照着之前的资料再复习一遍,所有的真题做完一遍之后然后再做第二遍。注意留着近两年的真题在考试前几天练手,12月之后最好再把之前的基础部分的定义笔记啥的重新记一下,有能力的可以做模拟题,我用的是张宇的最后四套卷,这个难度挺大的。另外,我也买了660题,里面全是选择和填空,但是做了一点儿觉得太难就放弃了,因为实在是没时间,建议11月份之前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做一下,对选择填空帮助很大。着重强调一遍,一定要打好基础,别急着做真题,大纲上要求的知识点必须必须全掌握了,千万别漏掉任何一个,哪怕你觉得不可能考的,这是血的教训。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单词的背诵是贯穿整个备考过程的,千万别偷懒。我用的单词书是恋练有词,因为我觉得绿皮和红宝书太厚了。我把单词过了一遍,并且把所有的单词句子都抄了一遍,事实证明,这样虽然很慢,但是记忆效果很好。之后你就背自己的笔记就好啦。当你把单词背完一两遍之后,你会发现,做阅读的时候还是记不住单词,这是正常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加固呢?这里给大家一个小方法,也是我之前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就是把每篇阅读真题精读,把里面不会的单词记下来,查一下词典。我整个考研过程记了三个笔记本的单词,两个笔记本是恋练有词,还有一个是考研真题单词,这个过程会很慢很痛苦,但只要精读几年真题,你的阅读水平就会突飞猛进,整个过程坚持下来,你会受益匪浅。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如力学、材料学、结构分析等,也有大量的设计实例需理解和应用。对这门课,我认为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例如,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需牢牢把握。
深入理解各种机械设备的设计过程和方法。比如齿轮、轴承、连杆机构等常见机械部件的设计,不仅要知道其设计步骤,更要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部分内容凭阅读教材、参考书,甚至是参与一些实际的机械设计项目来加深理解。
再者,计算能力的训练必不可少。机械设计中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如应力分析、强度校核、寿命预测等,这些都需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和计算技巧。我建议大家平时多做一些相关的习题,提高自有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实践经验同样重要。有机会,尝试参加一些机械设计的比赛或者实习,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你会发现很多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真正明白。模型制作和三维软件的应用也是提升设计感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
复习过程中,我推荐使用“复习-练习-反馈-调整”的循环模式。每次学习一个知识点后,都要凭做题或案例分析来检验理解程度,按反馈结果调整学习策略。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率,又能及时发现和弥补自有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