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航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精读完成后,开始刷1000题。我觉得自己比较健忘,所以我会在做每一章的题目之前,先看一遍对应的大纲解析(记忆力好的朋友建议挑战先复习三、四章解析,再刷三、四章的题)。每次单选多选都要做。做错的题号标记出来,每一道的知识点都用红笔划在大纲解析上。不要赶时间,一次做太多也没什么效果。第一遍完成以后,你会发现红笔和蓝笔的重合度很高,除了有些题目比较怪,从犄角旮旯找了句无关痛痒的话出题。这样你就知道重点在哪里了。做完以后,总结一下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变相考同一知识点的如有反复掉小坑的情况,要立刻回到大纲解析去反复看、理解、记忆。
考研数学方面:
我采用的是两位知名作者的全面复习教材,发现它详尽地涵盖了各个知识点,并配有极具代表性的习题。我在七、八月份完成了初次通读,当时有些困惑,但随后我就持续研读这本书,到了十二月已经反复阅读了四次。每完成一章的练习,我都会归纳思考路径和解题策略,这一步骤至关重要。我认为学习数学关键在于理解,不必广泛涉猎过多资料。在考试前夕,我尝试了400题以熟悉考研的题型和控制答题时间。我个人认为400题的难度高于真实试题,尤其是前几套比后面的更难,因此如果初做几套成绩不佳,大家切勿焦虑。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朋友来说,别畏惧考研英语,其实它并没有想象中困难。毫无疑问,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其重要性无需过多赘述……我个人采用的是那本绿色封面的无序版单词书(又大又厚),书中穿插了例句和复杂句子,这样在记忆单词时能增添趣味,避免单调。同时,我还配合使用了一本红色的小册子,它是按词频排列的,分成了高频、中频和低频词汇。
我在暑假前两个月开始背单词,每天大概花费一个小时。暑假期间,则增加到每天两个小时专心于单词。主要依赖那本绿色大书,每天至少投入两小时,完成一到两个单元的单词,连同其中的复杂句子和例句也一并掌握。背单词需要反复,忘掉再背,起初可能会有些艰难,但随着不断积累,会越来越轻松,毕竟单词数量有限,关键是要持之以恒。直到考试前一天,单词的记忆都不能停歇。
暑假结束后,我开始接触阅读理解,直至拿到历年真题。最初阶段,每天只做一篇或两篇,不过要求是深度阅读。遇到任何不认识的单词,我都查阅并记录在笔记本上。同时,确保每天仍有半小时用于单词复习。此时做阅读,不必过于在意正确率,因为模拟题与真题的命题思路有所不同。重要的是读懂文章,熟悉英文中的复杂句子和语法规则,在阅读过程中巩固单词记忆。
到了十一月初,我开始着手研究真题,如果可以,提前开始更好。英语真题极其宝贵,需要大量时间去深入剖析,特别是阅读部分,要摸清其出题规律,里面有许多巧妙之处。有时文章理解透彻,却选不出答案,原因就在于未把握研究生考试的解题思维,所以多做多读是王道。真题至少要做两遍,阅读部分更是做得越多越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课程,主要包括四大基础理论:晶体结构、相变、扩散和力学性能。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取得高分的关键。对晶体结构,你需理解各种晶系和空间群,能熟练运用布拉格定律解析X射线衍射图谱;对相变,要熟知固态相变的各种类型,如马氏体转变、贝氏体转变等,并理解其微观机制;对扩散,要掌握扩散的基本概念,如扩散系数、扩散机制以及影响扩散的因素;力学性能部分,包括弹性、塑性、韧性、疲劳等,需理解各种力学行为背后的微观机制。
实践应用同样重要。材料科学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例如,凭实验理解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对性能的影响,或者分析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失效模式等。复习过程中应结合实验数据进行思考,提升自有的实践能力。
再者,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是考试的重点。材料科学往往涉及多学科交叉,需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时,尝试做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训练自己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复习方法也很关键。除了理解和记忆基本知识点,我还建议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知识。南航的材料科学基础试题通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所以不仅要精读教材,还要参考相关的研究论文和实例,扩大知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