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同济土木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同济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我看来,我在政治上的投入最为丰富且收获颇丰。首年我报名参加了政治辅导课程,但过于倚重课堂,导致实战练习不足,仅寄希望于考前背诵“肖四”。吸取了初次尝试的教训,我调整了策略。在第二年,我的政治成绩在进入复试的同学中名列前茅。为了达标并超越,我认识到除了背诵“肖四”,还要提升选择题能力,并深入理解教材。自暑期开始,我就一丝不苟地做起了肖秀荣的1000题,每日一章,边读边练。每完成一部分,我会在专用的纠错本上记录错误,仔细审视错题,深入理解解析,找出知识盲区,强化记忆。这1000题我大约重复做了四至五遍,最后两遍专注于错题,因为熟能生巧。此外,我还充分利用肖秀荣的题目集,后期广泛接触各类模拟试题以增强题感。当然,“肖八”和“肖四”发布后,我也同样严谨对待,大量刷题训练。
考研数学方面:
研读了两遍数学教科书,并且对照考研数学的要求,着重练习了基础习题。在完成课本学习后,我开始了复习全书的学习,大约重复了三到四次,主要集中在基础题目上,因此进度较快。660题我刷了两遍,尽管其中有些难题,但整体而言,它对知识体系和题型的归纳非常出色,多次练习对提升数学水平大有裨益。大约在10月,我开始了专项强化训练,同时做笔记,并逐步接触真题。我个人推荐使用两个笔记本,一个用于梳理知识点和常见的考试题型,另一个专门记录错题。说实话,我没能坚持整理错题,但我确实详尽地整理了知识点,后来这些笔记几乎成为了我的主要参考资料,几乎所有做过的题目都可以从中找到对应总结,这个过程虽耗时,但欣慰的是,这份努力与成果是成正比的。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写作部分,我想特别强调一下!首先是小作文,得分10分加15分的大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对于小作文,建议参考张剑的作品,理清每一段的主题思想,避免过度依赖固定的模板。我个人未曾背诵完整的模板,但会自创一些高级且有影响力的句子和词汇,这样的做法已经相当有效了。至于大作文,虽然也有其模式可循,差异性并不太大。你可以形成自己的写作框架,针对不同类型的图表灵活运用,这样一来,你就成功在望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至关重要。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影响的一门学科,涵盖了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质灾害、地下水等多个方面。你需深入理解这些基础知识,因它们构成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例如,地质构造的理解有助于预测可能的地裂缝或滑坡;地层岩性的了解则能帮助你评估建筑地基的稳定性。
实践应用是关键。理论知识的学习需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凭具体工程实例来加深理解。比如,你关注国内外的一些重大工程项目,看看他们在设计和施工中如何应对复杂的地质条件。模拟题和历年真题也是检验自己理解和运用知识的有效方式。
再者,注重地图和图谱的阅读。工程地质学离不开对地质图、剖面图等图表的理解和解读,这要求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平时多练习读图,理解各种地质现象在图上的表现形式。
实验和实地考察也不可忽视。有条件的话,参与一些地质实习或者实地考察,亲自观察地质现象,这将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立体。例如,凭实地考察,你更好地理解不同岩石的质地特征,或是亲眼见证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
持续关注科研动态。虽然考研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但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也能拓宽视野,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凭阅读相关期刊、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