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考研地点怎么选择(二战考研,家在湖北但不在武汉,想在武汉考点考试,应该怎么办)

在网上申请考研二次征战时,你可以自由挑选任何你想考的地点,基本没有任何特殊限制。不过,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如钢琴演奏、美术或工业设计等,则需根据报考学校的指示选择考点。
报名时选定的考点即是后期现场确认和参与2014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场地。报名前务必认真阅读报考院校的招生公告,因为某些学校可能会对考点选择有特定要求,并可能设有其他特殊规定。
只需在武汉找到一家单位出具在职证明,证实你就职于该单位,那么你便能在武汉报名并参加研究生考试。
我是一个即将步入大四的学生,打算二战考研,各位有何良策?
当考研分数揭晓,有人欢天喜地,有人深陷苦楚,还有一些人希望渺茫。
究竟是接受调剂?找工作?还是再次备考?这是许多人面临的艰难抉择。
因此,我想了很多。第一次考研时,我只是随波逐流,看别人报什么我也跟着选。然而二战时,我已经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我不断告诫自己“舍弃、放下、离开”。确实,我的工作尚可,薪资也过得去,但我并不满足于此。经过多次与朋友彻夜长谈后,我最终决定考研。由于工作期间存了一些钱,我便用这些资金支持我的考研之路。
不知道你们是否也有类似经历,当我告诉父母我要考研并辞掉工作时,他们不仅不支持,还要求我承担生活费,试图让我放弃。但我认为不能就此妥协,人生短暂,我还没全力以赴过,怎能轻易安逸?内心深处,我觉得这样做对不起自己,于是不论遭遇多少困难和困扰,即使无人理解,我还是坚定地选择了考研。为什么别人能做到,我却不行?
带着这样的信念,我坚持走了下去。
要知道,谁会在初次考研时就预料到会有二战呢?然而,有多少坚决不二战的人重返了自习室,又有多少人在泪水过后顽强站起。二战虽仅两字,但压力却翻了几倍。
我还清晰记得那些夏季和冬季,短袖换成了围巾,新书渐渐泛黄,窗前的树叶由绿转黄,再飘落成雪。
作为一名过来人,我想分享一些经验和感悟!
1. 二战时,权衡现实与考研的重要性
首次考研时,大多数应届毕业生跟随潮流,既不耽误时间,也不会影响毕业后找工作。而二战往往意味着全职在家复习或是长时间待在自习室,对于在职考研的人来说尤为艰难,许多人在最后关头仍会选择辞职,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巨大。若考研的目的不够明确,很难持之以恒。
提升学历、逃避就业、跟风、追求名校、不甘心…每个人考研的理由各不相同,对于一些人来说,“不甘心”可能比天还大,而对于其他人来说,不愿就业,做什么都可以。每个人的观念和人生规划都有差异,所以考研对每个人的意义也不同。
2. 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规划
我在工作一个月后决定二战,理由诸多,不再详述。起初我以为只要有勇气,就能像初次考研那样沉浸在学习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夏季开始复习,虽然每天早八晚十,但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时间远不足八小时。大部分时间我处于悠闲的状态,明知有许多书籍要看,却无法专心。焦虑几乎成为常态,尤其我的英语基础较差,那时多亏闺蜜的支持,她推荐了张国静老师的考研英语全程班,真的很实用。
毕业后复杂的生活和工作琐碎使人易烦躁,短时间内找回全神贯注的状态确实不易,但必须坚持去自习,这种过渡期会逐渐改善。
3. 二战意味着承受更大压力
别以为二战毫无压力!在家复习时,面对家人,偶遇亲友邻里,心理负担可想而知。即便坐在自习室,看着周围同学来去匆匆上下课,而自己却像是个失业者,心情同样沉重。
情绪压力巨大,人也容易变得敏感,孤独无助的时刻漫长且频繁,这时寻找研友会有所帮助。
陪伴如同路途中的加油站、沙漠中的绿洲、雪山上的营地补给,尽管二战是一场个人战役,但它承载了许多人最真挚的祝福。
最后,保持平和的心态去考试,去面对。相信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加油!
二战考研需要抢占考场吗?
考研预报名阶段需要选择考点。抢考点的原因在于部分地区的考点已满员,晚报名的考生可能只能选择其他考点。预报名未支付费用则不占用考点,只有完成缴费才视为报名成功。
预报名需要抢考点吗?
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时,应选择最方便的考点。近年来,由于报考人数增加,多地考点迅速饱和,去年预报名开始不久,许多考点就已经爆满。
许多考生未能抢到邻近的报名点,甚至不得不前往其他城市考试。这既耗费时间,又因身处陌生环境影响心情,失去了“主场”优势。
对于报考外地大学的考生,如果能在预报名时抢到附近考点,无疑是个好机会。
但这取决于具体状况,建议预报名或正式报名尽早行动。如果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尚未发布,最好等待清楚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