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安全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安全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初起,我启动了政治复习计划,那时大纲解析刚刚发布,正是入手的好时机。每天我投入大约三个小时研读政治,依托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每读完一章便完成相应章节的习题(即肖秀荣1000题),这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十一月,风中劲草问世,几乎每位考生都会选购。阅读风中劲草后,我理解了为何人们倾向它,因为它对解答选择题非常有效。因此,尽管精讲精练内容繁多,但我还是坚持按照自己的进度复习,毕竟已经投入颇多,不忍放弃。1000题我大致重做了三遍,确保掌握了所有知识点。此过程让我确信,后期只需专注于风中劲草就足够了。
最后阶段,我用了十天全力背诵政治,选择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和蒋中挺的五套卷作为冲刺资料,部分内容有所重叠,但这些足以应对大题部分!时政考察的是当年一月至十二月的重要事件,相关书籍通常在十一月出版。时政题目包括两道单选和两道多选,同时,分析题的素材往往与时政紧密相连,尤其是第35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在重大历史时刻可能出现的第36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因此,了解当年的重点时政,并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背诵,这对准备分析题至关重要。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数学首先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对自己在这一个月内或两个月内该复习什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事实上,不论是复习英语还是专业课都应该这样做,把自己近期内该复习哪些知识提前做一个规划,然后就要按照这个计划去施行。我在复习的时候就是这样一步步来的,制定好了计划后我就会很努力的把它完成,时间不够的话就挤时间,比如可以适当减少吃饭和休息的时间等。下面来介绍一下我复习数学的大致过程。在正式复习之前,我首先把挑了一年简单的真题做了一遍,我因为大一时数学学的还行,好多内容都还记得,实在不记得的就查阅一下课本,再加上挑的试卷本身就不算太难,所以做完了真题之后感觉还好。我这样做不仅让我对考研数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信心,让我觉得只要我肯认真复习,只要我能够对数学课本有一个透彻了解,考高分对我来说也许就不会是一个梦了。于是我就开始制定了短期内的复习计划。然后买的整套的真题,15年的,掐时间三个小时做,做完了自己改,遇见做错的题目,以及做对了但是做的时候不确定或者有知识盲点的题目,都追根溯源地认真理解,做好归纳整理,完善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3月开始,我就开始了英语的复习。我自己准备了一个长难句本,查找长难句的生词难词并翻译,然后对照解析弄懂,这样的练习每天一句,每天6-8分钟,一直持续到6月份。这期间就是一直在背单词,我觉得我背单词悲得有点敷衍。起先是翻了一半的单词书,是在看不下去了,就下了一个百词斩,每天规定多少词量,就用百词斩背完的单词。虽然背单词很让人头痛,但是还好每天都坚持完成了任务。结果就是把单词混了眼熟。真题要反复刷,看到真题中一些不会的单词,短语一定要写到笔记本中,真题中每年都会有很多单词重复出现,至于好的句型句式可以写下来用作作文的素材。英语一定要多练,每天都得练习和背单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点和难点。对数据结构,理解和熟练运用各种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查找算法(如二分查找)以及树、图的遍历和搜索策略至关重要。我建议凭编程实践来加深理解,LeetCode等在线平台提供很好的练习机会。
计算机组成原理需理解CPU的工作原理,特别是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和ALU设计。这部分理论性强,但凭模拟电路或者使用Logisim等工具帮助理解。了解RISC和CISC的区别也是重要的考察点。
操作系统部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是最核心的内容。理解进程的创建、同步与通信机制,虚拟内存的分配策略,以及磁盘调度算法,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死锁的概念和预防也是一个常见考点。
计算机网络的重点在于TCP/IP五层模型的理解,包括每层的主要协议和功能。尤其要掌握IP地址、子网掩码、DNS解析、TCP和UDP的区别以及HTTP、FTP等常用应用层协议的工作流程。理解并能够绘制出网络数据传输的过程图是非常有用的。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三者缺一不可。理论知识需理解透彻,公式和定义则需反复记忆。实践,无论是编写代码还是搭建实验环境,都能极大地提升理解力和应用能力。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们帮助你把握考试的难度和方向,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