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电影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大艺术学院电影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北京大学电影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七月份的阅读量不大,书籍难以吸引我的注意力,我便偶尔关注一些时政动态。今年的政治理论展现出鲜明的变革趋势,虽然考试的核心内容依旧,但考查方式有所转变,趋向于高考那种注重理解而非单纯记忆的方式。因此,牢固掌握政治知识点是基本(特别是那些关键词如主旨、重点、出发点等),同时需要进行联想、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尤其是肖老师的精讲精练部分,必须反复研磨重要知识点。学习政治的过程中,要紧随肖老师的步伐,他的题目最接近真实考试,近年来他在考研分析题上的预测准确率极高。在复习后期,要大量背诵风中劲草提炼的关键信息。对于其他的政治模拟试题,分析题可挑选性地做一部分,选择题则可用于保持手感,不必过于纠结。特别是选择题,应多加练习。此外,可以适当练习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关键是理解分析题的答题角度和步骤,设想如果自己面对这些题目,能解答到何种程度,哪些知识点会遗漏,多自我反思,梳理清晰的答题策略。最后四套卷当然需要背诵,但不能完全依赖押题,掌握答题技巧才是王道,这样考试时才能应对自如。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积累词汇。我选择的是绿色封面的随机排序版,它包含50个单元。遵循《17天攻克GRE单词》的策略,我把学习周期设定为30天,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每天复习2到4个单元。关键在于持续复现。若是按部就班地记忆,每个部分之间的复习间隔可能会延长至一个月甚至更多,导致很多已学单词遗忘。但这种方式确保每个单元在周期内被反复浏览至少十几遍。我坚持了五个这样的周期,即花费五个月来背单词,到了十月,单词书就可以束之高阁了,因为你会发现阅读理解中遇到的新词已经寥寥无几。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艺术基础”,这门科目涵盖广泛,包括了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鉴赏等多个方面。我认为,理解艺术的基础在于对艺术的历史脉络有清晰的认识。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艺术史书籍,从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到现代主义,每一种艺术风格的兴起、发展和消亡都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论部分的学习则需对艺术的形式、功能、审美等有深入的理解。我推荐大家多读一些艺术家的自传和理论家的著作,这些都能帮助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本质。
“电影创意与批评”这门课,既要求具备创新思维,又需批判性思考。对创意,我建议大家多看电影,特别是那些有独特视角和新颖叙事手法的作品,以此激发自有的创新灵感。参与剧本创作或短片拍摄也是提升创意的好方法。至于批评,需系统地学习电影理论,并学会运用理论来分析电影。我会定期写下观后感,尝试用不同的理论框架去解读同一部电影,这样能锻炼批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笔记和讨论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艺术基础还是电影创意与批评,我都坚持做详尽的课堂笔记,并将所学知识整理成体系。与同学的讨论也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每个人的视角和理解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交流丰富思想库。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除了理论学习,我还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和电影节,凭实际操作来深化理论理解。例如,参加学校的影评比赛,或者尝试自己制作短片,这些都我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