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工智能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工智能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记忆比较简单粗暴,理解就显得比较高深了。其实“理解”主要是针对《马原》这一科目而言的,这一以哲学为主的科目是有着很高的分值的,而帮助理解的方法包括:看《精讲精练》,听辅导班老师讲课,睡前和舍友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思考世界。这里我想强调一下,马原这一科目最好能自己画出框架,按照框架去理解记忆(其实最后考简答的时候都是在框架里的内容,你完全可以用排除法一个个去结合题干,看看哪个点或哪些点合适答题)
考研数学方面:
在二战期间,我对自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要体会如下:首先,我过度沉迷于刷题的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当初面对模拟题和真题,我只是匆匆完成并简单核对答案,偶尔错题也只是草率扫过便继续下一套,表面上看似勤奋,实则根基不稳,犹如建在沙上的城堡,经不起真正的考验。其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我并未充分认识到。在二战复习中,我发现自己的许多概念理解并不清晰,稍有复杂的设定,我就容易陷入误区。最后,我设定了过高的期望值,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数学一门科目上,这使得我在数学上的压力巨大,投入过多的时间。一旦考试出现意外,心态立刻崩溃,结果满盘皆输。因此,切记不可孤注一掷,将所有重量级放在某一门课程上。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是单词,我用乱序版背了第一遍,之后就从网上找来电子版,(这个时候开始做真题的阅读)筛去一眼我就知道意思的,剩下的订成小册子,差不多一页二十行。第一天,只看每一页的第一行单词,第二天,看头两行,以此类推,这样一遍之后,再从最低下开始,倒着轮一遍,差不多两遍之后,单词就差不多了。英语重点是阅读理解和作文,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题型就不重要,而是要重点突破。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我一般会一篇阅读理解看四遍,每一遍练习的东西都不一样。第一遍就是在15—20分钟把题目做完,然后对答案,这是解题的过程。第二遍,就开始认真仔细看每一段,把不会的、意思模糊的单词、短语、结构复杂的句子整理出来,再用单词软件详细的查阅每个知识点,把它整理到笔记本上,复杂的句子结构进行分解、举例,也整理在笔记本上。我一般按照年份进行整理,每天也就整理一篇阅读理解。这是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的过程。第三遍我会把整篇文章口头翻译一遍,然后把翻译内容与资料书的内容对照一下。这个过程很短,基本上是脑子过一遍。这是翻译阶段。第四遍,就会把每个自然段的结构、内容、意思剖析一下,每道题对应哪个自然段,各段落的逻辑关系等等。这主要是复习新题型的过程。所以,一篇阅读理解就可以把整个真题的题型大体复习一次。每天一篇,坚持下来,会积累很多东西。作文不要很死板的套用一些模板,让阅卷老师发现会往死里扣分,所以最好总结一些自己认为很充实的一些句子,自己整理一套属于自己的模板。其他题型可以拿出一部分时间进行专项练习。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一切以真题为研究对象。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数据结构、算法分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核心模块。其中,数据结构和算法是基础中的基础,它们直接影响到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排序、查找算法,如快速排序、二分查找,以及链表、树、图等复杂数据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建议凭刷LeetCode等在线平台的题目来提升实战能力。
计算机网络主要关注TCP/IP协议栈,理解每一层的功能及其交互过程至关重要。对HTTP、FTP等常见应用层协议,也需有深入的理解。凭阅读RFC文档或者使用Wireshark等工具进行实践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理解。
再者,操作系统部分,你需理解进程与线程的概念,熟悉内存管理,尤其是虚拟内存和页交换机制。文件系统和磁盘I/O管理也是重要的知识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推荐阅读《现代操作系统》等经典教材,并结合实际操作系统进行学习。
数据库原理虽然不是所有学校的必考内容,但在人工智能领域却十分关键。理解SQL语言,特别是查询优化和事务处理,为未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这些内容,我推崇“理解-实践-反思”的循环模式。先从理论上理解概念,凭编程实现或模拟实验来深化理解,凭解题或项目实践,反思自有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能够灵活应用。保持持续的学习和自我挑战,不断拓宽知识面,因计算机科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