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水利水电学院水文学及水资源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四川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这是一门我一直感到困惑的科目,尽管许多人认为它相当基础,但我清楚需要投入时间来攻克。自从拿到考试范围后,我就为自己制定了规划,因为在主观题目上,大多数人都能答得还算可以,我认为唯一能区分高下的就是选择题。于是,我决定每天中午抽出时间研读政治。这算是提前努力的一种方式吧。九月至十月初,我系统地学习了一段时间,涵盖了整个知识框架和关键点,也仔细研究了考试大纲,即便内容没有留下深刻印象,我也坚持反复阅读,因为一次浏览往往无法产生显著效果。到了十一月至十二月初,我专注于精做练习题并细致研读大纲。经过这两轮学习,期望能有所提升,即使记不住所有细节,至少要掌握每个主题的大致内容。这个阶段,我依然保持着每天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但每次都超出,原因是自己对政治缺乏敏感度)。进入十二月中旬至下旬,大量背诵政治知识变得至关重要,有时会背到反胃,后来发现论坛上的同学们也有同感,这才稍感安慰。这是一个逐渐筛选的过程,每一步都需要扎实前进,更需坚持不懈。
考研数学方面:
大一时,我学习高等数学使用的是本校编写的教材,虽然不具备权威性,但内容准确无误,我个人觉得比同济版的更易上手,毕竟我对它已有所了解。我的复习策略是先阅读教材再做习题,无论是数学还是政治,这已成为我的习惯。在完整地研读完两本高数教材后,我开始攻克陈文灯的复习指南,它的前半部分是对基础概念的归纳,我以此为线索进行二次复习。这段时间,我都专注于这本书,完成它似乎花费了不少时间。之后,我又重新温习了一遍教科书,梳理知识框架。接下来,我通过真题来检验自己的水平,通常选择上午做数学,因为考研时数学考试也在上午。我会抽出两小时,在A4纸上写下答案,以保持教材整洁。做错的题目,我会在答案页标记,但不在真题卷上涂鸦,以免下次做题时过分关注。其实这些细节并不关键,但我那时对每个小环节都有近乎苛刻的要求。一套真题完成后,核对答案,深究错误原因,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初次尝试真题,我觉得难度不大,但得分不高。一方面,许多题目在复习指南中已出现过,对你来说不再新鲜;另一方面,你的心态比较轻松。做完十年的真题后,我开始了新一轮的复习,再次浏览教科书和陈文灯的书籍,但这次速度快些,因为有些内容已烂熟于心。遇到不解的题目,我喜欢查阅教材,将相关知识点全面复习。有时,题目简单到只需老师一点拨就能豁然开朗,并且印象深刻,我认为这种方式优于直接看答案。由于决心坚定地考研,我不允许自己有任何松懈。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我已经很难静心阅读,于是转而查看教师提供的冲刺资料,重点关注他标注的部分,呵呵。
考研英语方面:
自启动英语复习以来,我一直保持着每日五篇阅读练习的节奏,并在完成后仔细研读解析,这大约占据了我每天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鉴于我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我没把精力投入在背诵考研英语词汇上,但在复习期间,我会将每篇文章中遇到的所有生词和短语整理进笔记,然后每天早晨专门记忆这些内容。这个习惯极大地促进了我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尤其是那些实用的短语和常见表达,极其有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水力学的基础理论是必须牢固掌握的。这包括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如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这些都是解决各类水力问题的核心工具。特别是伯努利方程,它贯穿于整个水力学的学习中,无论是分析静止液体还是流动液体的问题,都需灵活运用这个方程。理解并熟练应用这些基本原理,需大量的习题练习,只有凭实践真正领悟其内涵。
要注重实验和实际案例的学习。水力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相连的应用科学。四川大学的水力学课程就非常强调这一点,会在实验室进行各种水流模型试验,如堰流、管流等,凭观察和计算,直观地理解水力学的规律。关注实际工程中的水力学问题,如水库调度、河流动力学等,能帮助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再者,数值计算和计算机模拟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现代水文学及水资源的研究中,CFL3D、FLUENT等流体动力学软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虽然初学者可能觉得这部分难度较大,但只要掌握了基本的编程语言和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就能逐步上手。我建议先从简单的二维问题开始,逐渐过渡到复杂的三维流动问题。
复习过程中,我推荐使用《水力学》(汪永进版)作为主要教材,它的讲解深入浅出,例题丰富,非常适合自学。参考历年的考研真题,了解命题趋势和重难点,也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