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统计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中国人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暑假期间开始阅读,那时我跟随肖秀荣老师的指导,使用《精讲精练》和《1000题》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个科目。尽管我们在大学时期曾学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概,但由于这些课程被视为公共课,我们的政治理解可能并不牢固,而且在大学生活中也很少有人专门关注时政。因此,当我读完书后做选择题时,错误率颇高。我最遗憾的是没有好好整理并重新解答那些错题,这可能是我政治考试成绩不佳的关键因素之一。我过于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质量的重要性(一定要记住,对于错题,要多加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重心就是单词加真题,模拟题学有余力可以做做。(1)单词:我是基础很差,单词很多不认识,第一遍背起来很困难。前两遍一边写一边加深记忆,英语汉语只写一遍,重点是要刻意去记。之后每天背两个单元,再去回顾昨天背的两个单元。一直坚持到考试,每回遇到不记得意思的在每页下面的单词上做标记,等到10月可以重点背记不清的。(2)真题。要反复做,烂熟于心。阅读是重点。我的做法是,先做题,做完先在笔记本上翻译,对照答案的翻译修正,默写(一段一段来)加更正,答案分析(理清楚思路找到规律很重要)。这种方法比较繁琐,但是可以同时训练翻译,作文,语感,长难句理解等等,不需要专门训练其他题型。缺乏耐心或者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少量多次,多刷几遍真题。关于真题顺序,到6月黄皮书第一遍做完,之后刷96到07年的真题,然后重新做最近几年的真题卷,留两套考前一周做完。真题卷我喜欢用两个小时做完,再一道道细做。时间一定要把握好。(3)作文。10月开始背诵作文书,只背了重点范文,一天大小作文各一篇,反复背,12月可以练习写几篇。把握时间和感觉。考试最好不要照抄模板。注意自己发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卫生统计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需深入理解描述性统计,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基本概念,以及频数分布表、直方图、箱线图等数据可视化工具。这些基础知识是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石。
概率论的理解至关重要。要掌握概率的基本定理,如加法定理、乘法定理,以及条件概率和贝叶斯公式。随机变量的分布,如均匀分布、正态分布、二项分布等,以及期望、方差等特性,都是考试的重点。这部分知识对理解流行病的发生概率和疾病风险评估有重要价值。
再者,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是处理实际公共卫生问题的关键技能。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卡方检验、t检验和F检验等方法的应用,需既能理解其背后的统计原理,又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和解读结果。这需大量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来提升。
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也非常重要。如何设计有效的流行病学研究,避免选偏倚、信息偏倚等,以及如何使用统计软件(如SPSS或R)进行数据分析,都需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磨练。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方式。除了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应该积极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凭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知识。定期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帮助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