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苏州联合研究生院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东南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关键选择题,书不在多,看一本就够了,关键是弄懂,在弄懂的基础之上能多看几遍就多看。第一遍看的慢也没关系,我看书慢就着急,我当时这样告诉自己,弄懂了哪怕只要一遍就够了,也不要囫囵吞枣看很多遍,那样根本没用。关于是否做题,我个人觉得最好把做题的时间省下来放下理解红宝书上,书中每一句话都要认真理解。后期看时间安排在做题。模拟题,见一套做一套,但做错的一定要认真分析。我犯一个大错每次错完不愿分析,导致后来还是反复错。譬如后期,肖四,任四,最后五套卷,风中劲草的模拟三套等。最后一个月可以选择一本大题资料来背,一般都是背肖四在加上自己选择的其他资料,如果前期书理解的透彻,背起来很快。最好,模拟题的大题自己想一想怎么答,特别是哲学,哲学要答的论点其实总结起来不多,同学们可以在看哲学的时候有意识的总结下,在看看模拟题关于哲学部分的题怎么用到这些观点的就可以了,自己做总结。 主观题部分,我要疯狂推荐肖大大。说实话,主观题我只熟背了四套卷,八套卷看了很多遍,虽然不能完全复述,但大概的答题角度自己都熟。主观题我从11月份开始看,从真题入手,总结了设问的角度以及答题的角度,然后只做了八套卷和四套卷。主观题不管是看哪位老师的,都一定要背,因为一些套话在考场上一定会用到,所以肚子里必须得提前背点东西做准备。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重中之重,任何一个考数学的考生都应该把时间的重头放在数学上,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理清概念和做题巩固,一定要怀着攻关的态度去对待,毕竟不是每一年的数学都像2017年那么简单,教育部出过2016、2018年的难度,就不敢保证没有下一个2016年的出现。数学的复习我没有用张宇的书,可能我还是觉得有地方难度大了一点,我选的是李永乐王式安的全书,送了一本同步习题和660题,第一遍复习就是这么多东西。题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7到10月我看了两遍全书,每一题都做了两遍,然后从头到尾把同步习题做了一遍。10到11月,我把660题的选择题(叫660题但是一本书快1000题),大概有500题,出得都很有水平,我做了两遍,填空题我觉得有些过于冗杂,就没有做,不过还是推荐有余力的做完,对夯实基础有好处。11到12月,我主要是把2000到2016年的考研真题全部做了一遍并且仔细钻研了一下错题,最后的半个多月买了张宇的八套卷,并做了近两年的真题,保持一下自己做题的手感。我个人觉得对个人水平提升最大的还是刷李永乐660题和历年真题的时候,自己的做题节奏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找到了。考研数学题量很大,9个大题,我是按照顺序做的,这个按个人喜好,但是一定要拥有并保持自己的做题节奏,千万不要盲从他人,在考场上临时变换节奏。
考研英语方面:
自八月暑假期间起,我专注于撰写作文,大约全力以赴地完成了30篇左右。自我感觉准备得相当充分,然而在实际考试中却表现欠佳。关键症结在于草稿环节,平日练习时忽视了控制打草稿的时间,结果在考场中发现时间流逝过快,导致心态失衡。因此,我建议各位在日常练习写作时也要设定时间限制,避免滥用时间,这确实是个应改正的不良习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等模块。在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理解并掌握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新贸易理论等内容至关重要。这些理论不仅需熟记,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经济逻辑,以便于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对国际金融部分,熟悉汇率制度、外汇市场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是基础。尤其要熟练计算各种汇率,并能分析汇率变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很重要。
再者,跨国公司的运营管理也是考试的重点,涉及到全球战略、跨文化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主题。这部分需具备全局观,理解跨国公司在不同环境下如何制定和执行策略。
至于国际市场营销,你需理解和应用STP(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产品定位)策略,以及4Ps(产品、价格、推广、地点)营销组合。对全球市场环境的研究和消费者行为的理解也不能忽视。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精读教材+做题实践”是最有效的方式。精读教材是为了构建全面的知识框架,做题则是检验理解和记忆的有效手段。找一些历年的真题或模拟题进行练习,尤其是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它们往往更能考察综合分析能力。
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很有帮助。你与同学一起探讨复杂的理论问题,凭互相讲解和辩论,加深理解。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知识内化为自有的见解,这对长期记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