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书是肖秀荣那本1000题和风中劲草三套,肖秀荣的书说是‘1000题’,其实怎么也得有3000,所以也就是说这3000题加上风中劲草那整整一册书我全都做了一遍,合起来怎么也得做了4、5000道政治选择题。当然我当时在学时并不是追求数量,只是希望自己多见识一些题,而且这些题我做完一遍后的错题以及当时蒙对的题我都用笔做下标记,然后第二遍再做时专门做那些错题,第二遍又做错的再重点标记做第三遍,第三遍后第四遍……是的,政治的这两册题我做了近四遍,甚至马原那章因为难我做了更多遍…...所以政治的复习真的是问心无愧了,在当时的复习过程中也感觉良好,至于怎么就考了那么低的分数,真的只有声叹息了。政治要想拿高分选择题一定要抓住,选择题是考好的关键,尤其是多选题。所以,多练习还是有必要的,多看看答案分析,多想想出题人的思路。总的来说,政治复习应当要多练、多看、多想、多比较、多总结,知识面广对做对选择题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平时复习中要多关注热点问题,也可多看看考研名师的微博吸取一些在做题中接触不到的热点。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这次的经历确实给了我许多启示。稳固的基础是绝对的关键!我建议你们在阅读教材时,务必关注基础知识,遇到不理解的概念要及时向教师请教,别让疑惑埋藏心底,否则在后面的练习中可能会频繁出错。随着时间推移,知识点的遗忘和混淆会让你不得不再次回溯课本。记笔记是必要的,尤其是那些易混的定理和错题,它们能帮助你巩固记忆,方便日后查阅。为数学分配充足的时间是必须的,但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止快速遗忘。最好是结合看书与做题,这样既能深入理解,也能有效记忆。暑期我完成了第一轮复习,随后开始了全书的练习。李永乐的全书是经典之作,几乎每位同学都有。例题同样重要,高效解题的习惯应从一开始就培养。我遗憾的是,到了最后阶段才意识到解题速度的重要性,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我们应该在平日就注重训练速度和准确性。我个人认为,十一月开始接触真题是比较理想的,而我在十二月才开始,这使得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分析错题。希望你们能够吸取我的经验,把数学变成自己的强项。
考研英语方面:
我认为词汇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考研英语而言,并非遥不可及。反复学习,特别是牢记关键词汇,是有效的策略。在7月至9月期间,我仔细研读了《恋练有词》,每天一个单元,总共阅读了两遍,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这本书的体系深得我心,它提倡在句子中记忆单词,比孤立地背诵更有效。经过两次复习,大多数重要词汇已铭记于心。从10月到考试前夕,我养成了每晚使用百词斩背诵20分钟的习惯,而早晨则会回顾前一天真题中遇到的新词。总之,直到考试前一天,我一直坚持背单词。因此,在考试时遇到的陌生词汇不多,阅读部分节省了不少时间。此外,《长难句解密》对我来说也很实用,我在暑假期间阅读了两遍,大致掌握了真题所需的语法规则。自9月份起做起真题来,感觉不再那么棘手。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流体力学部分,理解流体静压、流动特性以及伯努利方程的应用是关键。要深入掌握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熟练运用Navier-Stokes方程解析复杂流动问题。流体阻力的概念和计算,如管道阻力损失、边界层理论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传热学部分,需熟悉传导、对流、辐射三种基本传热方式,并能分析和设计换热器。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黑体辐射等基础知识要牢固把握。特别是对流传热,理解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方法和影响因素,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再者,传质学部分,要理解分子扩散、涡旋扩散和湍流扩散的区别,掌握拉普拉斯方程和菲克第二定律。在吸收、蒸馏、萃取等单元操作中,如何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是重要的考点。
反应工程部分,了解不同类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如零级、一级、二级反应等,学会凭实验数据来确定反应速率常数。对多组分反应系统,掌握平推流和全混流反应器的操作特性和设计原则。
在学习方法上,理论知识结合实例分析是最有效的方式。我会定期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以此检验我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共同探讨难题,深化理解。利用模拟软件进行实践操作,比如 Fluent、Comsol 等,能够直观地理解物理过程,增强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