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中师大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华中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从十月份起,我每晚都会投入一些时间研读政治,大约用了二十多天初步完成了大纲的第一轮阅读。随后,我便在每个夜晚专心致志地解答肖秀荣的1000题集,遇到错误的题目,我会追溯到大纲中寻找答案来源。这样一轮下来,已接近十二月,我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更为深入。接下来的一周,我重新通读了一遍大纲,紧接着开始了第二轮阅读,通常也是以一周为周期。谈到记忆这个环节,我一直对此感到抗拒,但逐渐领悟到读书实际上是一个从无知到认知,从意识到未意识到知之甚深的过程。尽管我是理科背景,但我坚信文科学习不应仅靠死记硬背,而是需要反复阅读,每次重读都会有新体会。这种深入的理解反而有助于巩固记忆,这才是学习的目标。我的政治复习策略就是阅读,偶尔失眠时,还会看看选择题。进入一月后,只剩下两周时间,我购买了“20天20题”配合核心考点,有选择性地进行了背诵,注重理解和概要。带着这样的准备,我步入了考场。考试当天,由于时间分配不当,最后两道大题的第二部分竟未能作答,走出考场时我几乎心灰意冷,责怪自己连题目都没完成。然而,想到更重要的还在后头,我强迫自己调整心态。唉,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真是充满挑战。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以来我的数学成绩都很优秀。在本科期间专攻金融,深度学习了数学分析等课程,可以说,我在大学四年中最引以为豪的就是数学成绩始终保持满分。我的主要参考资料是李永乐的三件套:复习全书、分阶训练、660题以及历年真题集。我每天会规律地投入三个半小时进行复习,按照计划逐步推进。当市面上出现了各类模拟试卷,我会挑选一些来做。此外,我还额外完成了张宇的最后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对于数学错题,我认为最好在感到疲劳或者遇到相似难题时翻阅回顾。
考研英语方面:
在考研的众多科目中,英语通常被认为是一大难关。历年都有不少考生因英语单科分数不足,遗憾地被淘汰出局。我个人认为,英语学习是个持久战,自始至终都应该持续投入。考研英语的核心在我看来就是词汇量,其他如语法或时态则相对次要。因此,攻克单词至关重要。我是从三月起开始备考英语,初期专注于积累词汇,反复背诵了三次。从三月到七月,我在坚持背词的同时,也涉及语法、作文和翻译等全面复习。其间,我也会偶尔做几篇张剑的《阅读150篇》以保持手感。暑期,我尝试了几套真题,成绩并不尽如人意,归根结底还是词汇基础不够扎实。进入十月,我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英语复习中,新东方的单词书我已经读完第一轮,这次重点复习我不熟练的部分。即便如此,做真题的效果仍然不佳,于是我进行了第三次深入强化,一直持续到十二月。在这个阶段,我将真题中所有不熟悉的单词和短语一一记录并背诵,同时每天坚持背一小时的新东方单词书。这样的努力下,当我再次回顾真题时,发现其中的词汇已经变得熟悉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也是考研中的核心科目。它主要研究如何组织和管理大量数据,以便于高效地进行各种操作。理解并掌握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的特性及其应用是基础。算法是数据结构的灵魂,如排序、查找算法,需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对这些,我建议多做题,凭实践来深化理解,像LeetCode这样的在线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实战题目,有效提升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是实现数据结构的关键工具。C语言简洁强大,但语法相对严格,需细心对待每一行代码。掌握指针是关键,它是C语言的灵魂,能够直接操作内存,使得数据结构的实现更为灵活。熟悉文件操作,预处理宏,位运算等高级特性也很重要。我推荐《C程序设计语言》这本书,它详细且系统地介绍了C语言的所有知识点。编程练习不能少,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者参与开源项目,这样既能提高编程技能,也能积累实践经验。
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优于记忆。对数据结构,理解其逻辑结构和物理存储方式,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优缺点;对C语言,理解其运行机制,例如内存模型、调用约定等。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将帮助你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
我还发现,参加讨论小组或找一个学习伙伴很有帮助,你们一起讨论难题,互相检验理解,这种互动式学习往往比单打独斗更有效。保持好的心态也很重要,面对困难要耐心,遇到挫折要坚韧,自己,你一定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