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福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福州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的建议是九月份开始复习差不多,对政治要求较高的可以从暑假开始复习,不过不宜过早,容易遗忘。大纲有时间多看几遍,基本思路是从大纲解析出来开始,每天在政治上安排至少两个小时,十月十一月熟悉知识点,以看大纲和做选择题为主,十二月以分析题为主,看形式与政策,背诵知识点,多做模拟卷,查漏补缺。现在政治的选择题越来越灵活了,并不是靠死背了,最好是能理解。大题的话明显有反押题的趋势,所以考前的押题卷可以背,但是不要把宝全押在上面,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要能够自己叙述出来。在后期可以多分配一些时间给政治,不要太小看政治了,今年有不少总分过线政治没过线的,真是很可惜。
考研数学方面:
我深信数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因为它始终遵循基本原理,不论题目如何变化多端。因此,在正式进入全面复习之前,我仔细研读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教材,完成了几乎所有的课后习题,并且我还攻克了一本大一购买的高等数学辅导书中的所有题目。同时,我记录了关键概念,特别是那些巧妙的积分和微分计算实例。我还对诸如三角函数积分等特定主题进行了归纳整理。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九月下旬,那时我对全书的题目已经有大约80%的把握。
到了十月底,我开始接触历年真题。我认为真题最具权威性,于是购买了数一、数二、数三的所有真题集。我每天早上设定两个半小时来专心做题,严格控制时间并在结束后给自己评分,分析错误的原因,同时将模糊的知识点记录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这样一来,我的整个上午几乎都专注于数学。我这样重复练习了两遍,后来由于时间紧迫,便改为每三个小时完成两份试卷。
起初,我在做真题时得分不高,且经常超时,但随着不断巩固和自我发现不足,我的效率逐渐提高。真题完成后,我开始做模拟试题,直到考前三天才停止。在这最后的三天里,我重新梳理了我的笔记。由于数学考试总是在上午举行,所以我始终坚持在上午进行数学学习。
考研英语方面:
投入时间记忆词汇,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因为这过程确实枯燥艰难,但绝对值得付出!仅仅过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单词书起码要翻上五六次。我个人使用的词汇书籍是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对于复杂的句子,不必过于纠结其语法结构,毕竟考试中并无专门的语法题目,不过理解并掌握长难句分析会对你的英语水平提升大有裨益!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很关键,即使文章内容一时难以完全理解,也可以依据文章的逻辑结构来解题。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不求甚解!再次强调,词汇记忆至关重要,如果不背单词,尽早放弃考研的想法。阅读逻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听说何凯文老师的阅读课程也挺好,不过我个人对他不太感冒,听他讲解长难句时,总感觉他在故弄玄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有种小题大作的感觉。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基础理论。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选、企业生产决策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理解这两个部分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比如供求法则、边际效用递减、GDP计算、菲利普斯曲线等,这些都是考试中的常考点。
对微观经济学,我建议大家多做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例如,凭分析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等)来理解价格决定机制,或者运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模型去解析消费选问题。
至于宏观经济学,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影响是关键。例如,理解财政政策如何凭改变政府支出或税收来影响总需求,以及货币政策如何凭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率和经济活动。掌握IS-LM模型、AD-AS模型等工具,帮助你更直观地描绘经济运行状态。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我专业的特色,它要求结合经济学原理分析人口增长、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复习这部分时,我会把学到的经济学知识应用于环境问题,如外部性、公共物品等,理解它们如何造成市场失灵,并探讨政策干预的可能性。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持续的阅读和思考非常重要。定期阅读经济类期刊和新闻,了解最新的经济动态和研究成果,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帮助你在考试环境中找到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