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软件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大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软件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上海大学软件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在政治领域有一定基础的文科生,我发现学习政治并不觉得困难,也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我个人认为,肖秀荣老师的政治复习资料已经非常全面。从备考初期,我就习惯每晚抽出一些时间阅读知识解析,但这阶段不必急于强记,因为即使暂时记住也容易遗忘。最好是保持冷静的心态,边看边思考,同时结合1000题练习以加深理解。到了12月左右,我才开始每天记忆小册子上的关键知识点,并与后期的四套卷和八套卷相结合,确保理解和掌握选择题,熟背简答题。此外,时事政治也不能忽视,利用碎片时间浏览新闻,保持关注。
考研数学方面:
从十一月中旬直至初试,我会在暑假结束后启动真题练习。我认为无需追溯至30年前的试题,近15年的题目足以应对。我选择的是李王版本的真题权威解析,它的编排很实用,前面是以完整试卷的形式,后面则是按章节归纳历年试题,我个人非常推荐。我的策略是首先整套地做,严格计时以模仿真实的考试环境,每次完成后计算得分,并整理错误。接着继续下一套。如此连续几周完成所有真题,你将明显感受到进步。然后再按章节逐一攻克,找出知识盲点,标记错误。到了第三次,你可以专注于之前标记的错题,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掌握无误。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英语,我必须坦白,我以前的英语水平相当有限,连续四年尝试四级考试都没能通过,你应该能想象那个程度。这或许也能给其他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一些鼓舞。从三月起,我为自己设定了目标,实际上直到五月底,我还在专注于背单词,每天大约160个,早晨提前一小时起床,晚上再复习一遍。同时,我用张剑的黄皮书练习阅读,尽管错误率很高,但我仍坚持每天一篇,以保持语感。(顺便说一句,那时我还要应付四级考试和满满的校内课程,所以我尽可能地逃避那些非必要的课堂。)记住,学习英语需要毅力,临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五月中旬,我开始做历年真题,主要集中于阅读理解,先从1997年至2004年的题目做起,这样到七月份左右,我就完成了第一轮英语复习。由于基础较弱,学习过程十分艰难。但幸运的是,七月份四级的成绩显示我没有白白努力,同时也顺利通过了四级。暑假之后,虽然仍然背单词,但所需时间明显减少,记忆也变得容易些,加上做阅读时积累的新词汇,看考研文章时感觉更明白了。在此分享一个小建议,当你做真题时,不妨准备一本笔记本,记下生词和优美的句子。这不仅能帮你掌握考研所需的5000多个高频词汇,还能为翻译和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这时你可以开始做2005年至2013年的真题,如果你的精力允许,还可以增加训练量。我坚持每天一篇阅读,自己解析,自己翻译。做真题一定要亲自动手,不能偷懒,并且要反复做,即使你知道答案,实际操作的感觉是不同的。一直持续到考研结束。(另外,得益于考研英语的持续努力,我甚至在下半年的六级考试中裸考过关了。虽然四六级和考研英语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仍有共通之处。不过,考研英语始终应是你的首要任务。)这些都是我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采取的方法,因为我的英语真的很一般。如果你的英语基础较好,这部分内容可能并不适用,但或许能为那些基础较差的人提供一些参考。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主要部分。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等)的特性及其算法是关键,特别是排序和查找算法,需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灵活应用。动态规划和贪心策略也是考试的常考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CPU的结构、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输入输出系统等内容尤为重要。你需理解每个部件的功能,并能分析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例如,了解ALU的工作原理,理解地址空间和内存管理,这些都是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
再者,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原理不容忽视,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是备考的关键。比如,理解页式、段式、段页式等虚拟内存管理方式,以及死锁的概念和预防策略。
计算机网络中,TCP/IP五层模型是基础,每一层的主要协议、功能及作用要清晰。尤其对TCP和UDP的区别,HTTP、FTP等常见应用层协议的工作流程,以及网络拥塞控制、错误检测与纠正等原理要深入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实践”是最有效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要凭做题、编程等方式深化理解。利用在线资源,如LeetCode、GeekforGeeks等网站进行实战练习,将大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