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人工智能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电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人工智能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华北电力大学人工智能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前面说到英语是靠积累的,而政治不同于英语,它是靠背的。一般来说,进入9月份后,我们才开始复习政治。政治分为5大块,哲学、毛中特、近代史、思修和行策。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复习的重点。哲学部分中的各种原理及方法论基本是高中学习过的,大题部分也是有特定套路的,所以哲学部分拿分相对容易;近代史部分最重要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原因、意义等内容;形势与政策与事实联系较为密切。政治复习推荐大家用肖秀荣出的资料,这是大部分同学都会用的,因为它的知识点很详细,真题解析也较为具体。真题要做,但是真题的答题不一定要像考试那样完整地答下来,可以简要写主要的知识点。最后,一定要做肖秀荣押题卷,因为它押中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就算不是原题,所用材料也有相似之处。
考研数学方面:
听说今年的数学试题颇具挑战性,我在复习时几乎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其中,最后的效果还算满意。起初,我浏览了一遍教科书,没有做课后习题,大约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来了解整体框架和基础概念。接着,我开始做李正元的全套复习资料,起初的确有些吃力。有些小伙伴问我究竟是选李正元还是李永乐的书,我个人觉得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我认为李正元的书编排得挺好,题目设计巧妙且深入;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也很出色,与10年至15年的真题贴合度高,提供了许多新颖的方法。
我想说的是,在暑假前应该完成第一轮全书复习。我不倾向于把学习任务留到假期,毕竟要有休息娱乐的时间嘛。(害羞)实际上,时间是绰绰有余的!暑假期间,我放飞自我了十天没看书,剩下的时间则完成了90年至00年的所有数学真题,包括数一、数二、数三的题目。这些真题的质量非常高,特别是那些证明题,需要动一番脑筋。八月时,我又重温了一遍强化班的教材,仅供参考。九月到十月,我完成了00年至10年的真题,并进行了校正和笔记记录。
十月中旬起,我每周六进行一次模拟考试,使用11年至15年的真题来模拟考研状态。从那时起,我就进入了刷题模式,660题大致一周就能解决,接着又做了张8、张4、李正元的400题以及市面上的各种模拟题。或许与其他同学不同,我喜欢每天上午专注做一套模拟题,实话说,这有助于确保我每天都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就这样持续刷题、纠错、做笔记、研究错题,同时穿插模拟考试和回顾00至10年的真题,我觉得自己的准备已经相当充分了。但我必须提醒大家,做完真题并不意味着你的数学就已经很厉害了。我见过不少同学仅靠真题练习,14年和15年考到130分就觉得数学水平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近几年的真题相对简单,即使数学基础一般也可能拿到120分以上。然而,今年的数学考试让许多人栽了跟头......所以,希望每位小伙伴都能保持谦虚的态度!只要保持解题手感,保证练习量,提升正确率,无论面对何种试卷,你都将应对自如!
考研英语方面:
我自己是大三下来了开始复习的,(后来还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所以就按寒假的准备开始说起。最好是寒假就开始背单词和看长难句了。单词书用的恋练有词,恋练有词算是业界口碑了,对于分析句子结构,猜测词语情感方向,用词根词缀记单词很有效。但是,因为里面的单词句子都是真题的,你如果听的次数多了,在后期做真题阅读的时候会觉得这些句子很熟悉,很简单,其实这样真的不好,真的会影响自己在考场上看见陌生句子时的反应。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电子、电气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涵盖了系统描述、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设计等多个核心领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数学模型至关重要,包括微分方程、传递函数以及状态空间模型等。你需能够灵活地在这些模型之间进行转换,因这是后续分析和设计的基础。
稳定性理论是自动控制原理的重点。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根轨迹法以及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等都是需深入理解和应用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但凭大量的练习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是另一个重要部分,如PID控制、最优控制等。对PID控制,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熟练运用参数整定方法是基础;对最优控制,理解动态规划和LQR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必要的。
非线性控制系统和现代控制理论也是考察点,例如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状态反馈控制等。这部分内容相对较难,需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和经典习题,它们往往能反映出考试的重点和难点。理论与实践结合也很重要,尝试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这会帮助你深化理解。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