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成电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考研政治的复习过程中,我以为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政治大纲解析》和《真题解析》是核心资料,不可或缺!考研政治已经和十年前或五年前的情况大为不同,一味地强调背诵是难以奏效的,还是要以理解为基础,尤其是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部分。现在的多项选择题需要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甄别,而分析题出的越来越开放,需要我们对各种原理、政策、方针、路线等有比较全面、细致或深刻的把握!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不要忽略其中任何一科,线代和概率这两年越来越重要,不好好学不见得都能拿分。我想说,基础一般的最好早点报班,最好是报一对一授课,不用看什么视频课,真的没有太大用还耽误时间。第二,一定的题量是必要的,但做题不在多在精,因为题是做不完的,做过的题,效果不好可以反复做,要搞懂。第三,真题真的要早点做,不要管别人,十月中旬差不多就开始做吧,至少两遍,晚了后期会很匆忙。真题一般比较简单,不用留几套模拟,全做完得了,越近的真题越要好好总结。第四,数学题感太重要了,一直到考研的前一天都要做题,练手感。后期要做的就是练题感,保持题感。张宇出了四套卷八套卷就做,李永乐6+2也做,可以多见见题型,模拟题比较难,也能练练心态。十二月,看基础笔记,背公式,做模拟题保持手感。第五,考场心态真的肥肠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学英语确实贯穿了我复习过程的始终,但是一直没用太多精力。需要注意的是英语全程都不能放下,无论后边专业课压力多大,也要做一定数量的英语保持语感。首先,英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复习性价比最高。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其实只有100篇)。最开始做的时候会错很多,做一道题用很长时间。大概做了二十篇左右,已经大概知晓了考研阅读的风格。这个时候可以做英语真题的阅读了,每天精读一道题,把不会的词划出来,长难句弄懂,每道题错的原因搞清楚,大概需要一小时左右。其次重要的是作文。我比较懒,一篇作文也没背过,只是复习后期平均一周自己会动手写一篇。我总结作文的套路一般是第一段描述图画,第二段写三点原因,第三段总结一下。时间长了,也就会写了。当然,我还是推荐老老实实地复习作文,平时多积累一些短语和长难句的写法,多背范文,这才是提分的王道。另外字迹也很重要,因为时间充裕,英语的主观题我都打了草稿后再写到答题纸上,想来有很大帮助。再次是翻译和完型填空、新题型。个人认为每道题各一周做一道就可以。关于背单词,开始时候尝试过大本、小本单词书,还有自己整理真题上的生词,两千多个核心词背一遍之后每天循环复习100个词,一直到考研都没放下,很有帮助。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分析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理解上,需把握三个核心:信号的分类与性质、系统的描述与转换以及系统的时间域和频率域分析。
1. 信号的理解:首先要掌握的是基本的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信号,如阶跃信号、脉冲信号、正弦信号等。理解它们的数学表达式,图形表示以及各种运算规则,比如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
2. 系统的分析:系统分为线性和非线性,因果和非因果,稳定和不稳定等。要熟练运用微分方程、Z变换等工具来描述和分析系统。特别是对线性时不变系统(LTI),其特性如频率响应、卷积等是非常重要的考点。
3. 频率域分析:傅立叶分析是理解信号与系统交互的关键。理解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的概念,能熟练计算并理解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这对理解和设计滤波器等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学习方法上,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基础理论要扎实: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知识很繁杂,但每一部分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所以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学习。
2. 练习题不可少:理论学习的,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和深化理解,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3. 实践应用相结合:尝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凭模拟电路或数字信号处理软件进行实验,这样既能提升动手能力,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理论。
4. 参考资料利用:除了教材,还参考其他优秀的教辅书籍和网络资源,多元化的学习材料帮助你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
5. 讨论与交流: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问题,或者向老师教,往往能带来新的启发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