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通信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北京科技大学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最多,也获得了显著的回报。第一年我报名参加了政治辅导班,但过于依赖课程,导致实际练习题目不多。当时我认为只要背诵肖四是足够的,不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后,我在第二年调整了学习策略。这次,我的政治成绩在进入复试的同学中可能是最出色的。当然,通过线需要背诵肖四,但同时必须重视选择题。我仔细阅读了教材,并从暑期开始稳扎稳打地做肖秀荣的1000题,每天对应一章内容来完成。每做完一部分,我会在专门的笔记本上记录错误,确保每次遇到错题时都能深入研究,理解解析,填补知识空白。1000题我大约重复做了四到五遍,第四遍和第五遍专注于错题,以强化记忆。充分利用肖秀荣1000题是非常关键的。临近考试时,我增加了各类模拟题的练习,广泛接触不同类型的题目。例如,米鹏的模拟题风格接近考研真题,而肖八和肖四发布后,我同样严谨对待,积极刷题。
考研数学方面:
后期复习侧重于使用模拟试卷。虽然这些模拟卷的感觉并不十分出色,但真正关键的是真题!真题!真题!我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里面记录了所有做错的题目和重要公式,考前两周我每天都背诵一次这些公式。接下来,我会重新审视全书并标记出重点,同时整理和概括全书的知识点及错误题目,不断修订和完善我的个人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未特别专注于背诵英语,但在准备研究生考试时,我会多次重读阅读材料,特别是2000年以后的文章。这种做法有两个好处:培养语感和记忆词汇。英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感,阅读量增加不仅能提高完形填空的准确性,也会使阅读理解的正确率有所提升。快速阅读可以节省时间,让你有机会多检查几次,找出潜在的问题。至于词汇,我发现通过阅读来记忆比机械背诵更有效。
阅读需要翻译,我认为最好将翻译过程落实到笔头上,而不仅仅是思考。当你尝试书写时,往往会发现翻译并不流畅。多练习后,你的翻译技巧会得到提升,做起来也会更快。今年的阅读确实有些难度,第一篇文章我就没弄明白!但其实题目本身并不复杂。“内容艰深,题目反而简单”,这句话很有道理,命题人并不会刻意给我们制造难题。后面的阅读部分也让我感到困惑,有些选项极具迷惑性,需要仔细辨别,不能轻易假设。
通常我的阅读理解错误在四到六个之间,最多也就六个。在过去的三年里,我最多只错了两三个......这是因为我会非常仔细地对比原文,哪怕是最微小的差异也不放过。例如,多一个或少一个单词都可能导致答案的意义与原文相差甚远,这样的相似性往往具有很大的误导性。排序题最为棘手,它涉及了一种之前只出现过一次的题型(我还曾和同学们断言这题肯定不会再考了……)。对于英语水平一般的考生来说,这类题至少会错两个。对于句子结构,可以背诵一些模板,但更重要的是学习其写作思维,因为在后期,单纯套用句型会变得十分困难。对于小作文,格式规范至关重要,句子结构应简洁明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的构成、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模型。
在学习过程中,我首先建议大家深入理解信号的基础知识,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傅立叶变换的应用等。这是通信原理的基石,对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接着,你需熟悉各种调制方式,如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等,并理解其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对信道编码部分,比如Hamming码、CRC码等,不仅需编码规则,还要理解其纠错能力的来源。理解噪声对通信的影响以及如何凭均衡器、分集技术等方式对抗这种影响也是很重要的。
在数字信号处理中,DFT(离散傅立叶变换)和FFT(快速傅立叶变换)是高频考点,一定要熟练掌握计算过程和应用场合。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通信系统模型,例如AM、FM、PM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扩频通信的基本思想,这些都是考试中的常见问题。
至于学习方法,我个人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尝试自己搭建一些简单的通信系统模型,凭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做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也十分必要,这不仅检验理解程度,也能你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
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很重要。每次学完一个新的知识点,都尝试用自有的话复述一遍,这样帮助你巩固记忆,理清思路。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查阅资料或者向老师教,避免留下知识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