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管理科学系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厦门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只能说是一个一般分数,由于是理科生,对政治真的不感冒,可以说是没有什么了解,也没有什么耐心去背那么多东西,我对政治可以说并没有重视,因为我觉得背政治的性价比比较低(只是我觉得哦),所以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才开始看精讲精练那本书,到最后也只看过一遍。由于政治有一半的分数是选择题,所以选择题做好了是很有必要的,而且选择题做起来也不吃力。初试的时候分析题我是有点懵的,因为没有花很多时间背过,所以只能尽量往知识点上扯。可能我当时背诵的方法有问题,总想全都背过,但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背一些要点应该是有帮助的。总之考下来也还算正常,我认为政治的背诵还是看个人的精力吧,背一些要点,会用政治的语言答题,学会答题的思路,考试的时候应该就不会太傻眼,但把过多的时间放在政治上个人认为是不值的。
考研数学方面:
自大三上学期起,我开始阅读书籍,首选的是同济大学出版的第三版高等数学,尽管推荐版本为第六版。我认为第三版已充分满足需求,内容更为精简,因为某些知识点并不在考试范围内,无需全面覆盖。我个人认为第三版的版面布局更清晰,而第六版的小字体密密麻麻,看起来令人头疼。因此,我选择了前者作为学习资料。初次通读时,我主要完成了书中的例题和部分课后习题(通常是挑选奇数或偶数题,因为它们往往属于同一类),旨在大致掌握知识框架,让自己心中有数。
考研英语方面:
众所周知,考研英语大纲要求的5500个词汇量是备考的关键,然而,大部分考生都在记忆单词的艰难任务中挣扎。我在初次考研时就败在了大约三分之二的生词上。但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只要能大致识别单词,解题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阅读理解占据了英语考试的主要分数,自初中起,我就对此颇有自信,阅读速度快且准确率尚可。
充分利用真题至关重要。我一共做了三次,每次的表现都有所提升,当然,有些题目到最后我已经熟悉到不用看完全文就能选出答案。让我最头疼的就是新题型部分。起初,我迅速完成了历年真题,感觉做起题来犹如神助。那时我以为新题型并不难。然而,一个半月后做第二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错了那么多,我当时也是懵了,不明白为何第一遍正确,第二遍却失误连连。这个问题到现在仍是个谜。到了第三次,虽然比第二次稍好,但仍然不如第一次。如果非要说个理由,只能说可能是缺少了第一次的那种直觉吧。新题型分为两类,一类是七个句子挑选五个放入原文,另一类是排序题,后者确实颇具挑战性。考前一周,我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因为这种题型的成绩总是飘忽不定,这对于喜欢掌控一切的摩羯座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不过,应对新题型有个诀窍,那就是保持冷静。无论难度多高,都要耐心寻找线索,专心致志。要做到这点,前提是在之前的题目上提高速度,为新题型留出充足的时间。幸运的是,今年并未考查排序题,我也发挥了不错的水平,真是谢天谢地。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如何有效地实现其目标的学科。它涵盖了决策理论、领导力、组织行为、战略规划等多个领域。对管理学,理解并掌握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比如,了解决策的过程、群体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凭有效的沟通来提升团队效率等。深入阅读经典案例,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能帮助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管理经济学则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结合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用于指导企业的经营决策。你需理解供求理论、成本收益分析、市场结构等基本经济学原理,并学会如何用这些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如何凭分析市场需求预测来制定生产计划,或者如何按市场竞争状况调整定价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数学和统计学的知识会非常有帮助,它们帮你更精确地进行定量分析。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不要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要尝试去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逻辑,将其应用于具体情境中。定期做练习题和模拟试卷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帮助你检查学习效果,熟悉考试的答题节奏和格式。
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你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复杂的理论,互相解答疑惑,这样不仅深化理解,还能锻炼口头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至于管理经济学,我建议多看一些经济学家的著作,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这对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想非常有帮助。做一些相关的案例分析,这有助于你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持续关注时事,特别是经济政策和企业动态,这将使学习更具现实感,也能在论述题中提供丰富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