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深大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深圳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八月末启动复习计划,起初的一两周主要通过听课程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借助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九月初返校后,我开始研读肖老的《精讲精练》并同步做《1000题》,每天投入约两小时。每完成一个章节的学习,我就紧接着做相应章节的习题。做《1000题》时,我会把答案写在单独的纸上,避免直接写在书上,之后核对答案,并用铅笔在书中标记出错误或不确定的部分,确保理解每个正确答案背后的逻辑,即使是靠直觉猜对的题目也需仔细分析。大约在十一月底,我重新回顾了毛中特和马原的重要内容,同时完成了第一轮复习和做题。
接着,我购买了《风中劲草》以巩固知识点,这本书的提炼更为精简,非常适合强化初次复习的印象。随后,我进行了第二遍《1000题》,重点关注第一次做错的部分,特别是马原、毛中特和史纲,思修也不能忽视。每天分配一个小时复习《风中劲草》,四十分钟做题,剩下的二十分钟用于核对答案并记忆新知识,这样的流程持续了一周左右。紧接着,我开始做肖八,八套试卷的选择题必须全力以赴,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研究一下大题的答题思路。此外,蒋中挺的《五套卷》也在同一时段内完成。
到了十二月十日左右,我开始背诵徐涛的《小黄书》,里面包含大量知识点。随后便是至关重要的肖四,这时需要为政治分配更多时间,我平均每天投入三小时。肖八和肖四的选择题必须反复操练,不止一遍,至少两遍,因为这些都是精华所在。至于肖四的大题,务必全部背诵,四套卷共二十题,两天攻破一套,总共八天,然后再完整地复习一遍,直至考试前一天的夜晚。在此期间,《小黄书》和肖四的资料相互补充,互相借鉴。
考研数学方面:
我自暑假起便专注于全书的学习,每个问题都一丝不苟地解答,遇到不明白的知识点立即查阅书籍,确保理解每一个题目背后的思维脉络和考点。这样坚持下来,我对考研数学的思维方式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应对大多数题目。据我的观察,数学的难度似乎趋于稳定,这意味着对学生们的数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你们在数学上需要加倍努力!有些人可能因数学基础薄弱而担忧影响整体成绩,但你得知道,那些不需要考数学的专业往往竞争更为激烈,很多考生正是因为逃避数学才选择了这些领域。更何况,如果你还未全力以赴去复习数学就对未来悲观,未经努力就没有权利发表这样的消极言论!
考研英语方面:
黄皮书一开始很不喜欢,真题,解析,长难句它分成三本(至少珍藏版是这样),这种排版感觉很麻烦,简直打击做题积极性,不过习惯以后就还好啦。我喜欢黄皮书主要是因为它翻译合我胃口,比我自己的更通顺流畅,又不会像考研真相的翻译那样过度美化加工。我要是看名著翻译肯定选考研真相这种的,但我复习要的是准确啊,所以还是黄皮书吧。而且黄皮书有另外二者没有的优点,语法点总结。我觉得很好。此外,虽然没有真题作文素材总结,但黄皮书长难句那本里除了单词也有必备搭配。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大部分。这四个部分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关联,构建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框架。
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等)的特性及其应用至关重要。算法是数据结构的灵魂,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排序、查找等基本算法,例如快速排序、二分查找等,并能够进行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涉及硬件知识,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等。这部分需理解计算机的运行机制,如指令执行流程、存储层次结构等。特别是要清楚CPU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操作系统部分,理解进程和线程的概念,熟悉内存管理和调度算法是核心。文件系统和设备管理也是重要考点,要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方式。
计算机网络主要研究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TCP/IP协议族是重点。要掌握每层协议的功能,如物理层的信号传输,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网络层的IP路由,传输层的TCP/UDP协议,以及应用层的各种服务。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做真题和模拟题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它们帮助你检查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也能提升解题速度。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很重要,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