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应用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上,我也经历了不少曲折。我个人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参加一个辅导班有助于深入理解概念。建议是从9月份开始阅读《风中劲草》(那时候新大纲可能还没发布,你可以先看去年的版本)。同时,结合做肖秀荣的1000题,并把《精讲精练》当作参考工具书,只需在遇到不熟悉的概念时查阅,不需要通读。等大纲公布后,徐涛会推出一本黄色封皮的书籍,这本书非常实用且篇幅不长,易于快速浏览。我后期主要依赖这本书,但它对知识点的覆盖不够全面,需要你自行将遗漏的部分补充到小黄书中。
进入11月和12月,你应该集中精力做各类模拟试卷的选择题,并熟记肖四肖八的大题。我尝试过的模拟卷包括徐涛8套卷(强烈推荐)、阮4套卷(也推荐)、任汝芬4套卷(不太满意)、肖8(极力推荐)以及肖4(极度推荐,大题务必全文背诵,因为预测极其准确,选择题设计得较为基础,可选做)。徐涛还有一本包含20个重点题目的册子,但实际上这些考点并非只对应20道题目,记忆量较大。因此,我建议以肖4肖8为主进行大题背诵,徐涛的20题作为辅助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我特别推荐采用数学全套试卷的模拟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每次完成一份模拟试题,都能系统地回顾各个关键章节的内容。虽然无法触及每个细节,但模拟题的设计往往包含了一定的策略,能帮助你偶然接触到许多重点知识。要注意几点:首先,限定每套题为三小时,时间一到就要立即停止作答,并自行对照答案评分;其次,务必遵循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数学考场规定,一丝不苟。通过不断演练模拟题,你会不断遭遇新题目,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实战模拟会逐渐让你明白考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面对三个小时的时间限制,你应该优先处理相对容易的题目,过于棘手的部分不妨暂时放下,因为在真正的考场上,策略的运用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培养。
考研英语方面:
整个复习过程我都是分块复习的,先复习阅读,然后新题型,然后完型,最后是作文。但一直没有完整的做过套卷,虽然每一部分能把握好时间,但考试当天完整的做下来时间就不够了,完型没有时间做,题都没看,全部是瞎蒙的,大家一定吸取教训,不要无故失分。最后客观题扣了一分,还有18分来自翻译和写作。个人认为写作占了绝大一部分,完型和翻译倒不用刻意准备,历年阅读文章需要研究。我的方法是,每天一篇,首先计时做完题目。然后逐字逐句翻译,我并没有写下来(觉得太浪费时间),就不会的句子在书中结合解析做出标注,不懂的单词也不要落下。如此研读大概需要两个小时,最后才是题目,错项和正确项都要分析,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关于写作,遥想那些个清晨,朗朗书声在教学楼顶盈盈绕绕,三日不绝……其实我对写作已经比较重视了,奈何没有学好方法论,背过的文章就好比解放西的美女,只是当时觉得很美,到了考场一个都没有想起。至于练字,我也试过,也有模有样,只是考场时间紧张,原形毕露。如果要练,一定要提高速度,让它成为你的日常!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理论是核心。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大基石,理解并掌握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经济增长、货币银行等基本概念和理论至关重要。例如,理解机会成本、边际效用递减、帕累托最优等微观概念,以及国民收入核算、货币政策、IS-LM模型等宏观理论,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案例分析是实践。经济学并非抽象的理论堆砌,是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解和运用。你关注时事新闻,如国际贸易争端、货币政策调整等,尝试从经济学角度解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历年试题中的案例分析题也是备考的关键,凭模拟练习,提升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
再者,数学工具的应用不容忽视。应用经济学常常涉及数量分析,如优化模型、时间序列分析、博弈论等。你需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知识,并能熟练使用Excel或Eviews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这些不仅在考试中可能出现,更是在未来研究中必备的技能。
阅读经典文献和教材同样重要。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等都是经济学入门的好书。凭阅读,你不仅能深化理论理解,还能了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动态。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定期复习,保持知识的新鲜度;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和理解;参加学习小组,互相讨论,提高思考深度;多做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