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谁都知道,这科是最容易的,我少讲点。这科怎么多得分,不失误,那就是一句话: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想要比别人分高,就得多付出一份努力,并且政治的付出与收获确实是成正比的。现在8月份了,政治可以开始了,至少马哲要开始了。政治里面东西谁都看得懂,但用不好,记不住,这就变成和英语单词有点类似了,多和他见面吧,多看多背自然就记住了。还有,大家统一的弱项是多选题,攻克它的办法也是死的,多做多选题,做完多看,慢慢命中率就会好的。我的经历是,做了一本1600题(忘记谁编的了),一本肖秀荣的1000题(这本很好,单选、多选,大部分有答案解释,要这对我们这些没有主观政治思想的人多好慰藉啊,知道为什么错了),特别注意到复习的最后一个月,什么肖秀荣,任淑芬,徐之明的最后几套,记得统统买了,两个字做和背,当这些是你考试的模拟题(做整套),不要想什么压不压得到题,就像你高中考了那么多次月考,你不也没想过押题吗,所以当做模考就行了,你多模拟一次就比别人多一次考试的感觉。做完对答案,认真分析自己不足,放心,你的水平会有质的提升。当然,别忘了做和分析真题啊,这可是你考试的祖宗啊。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底子好,所以可能不能给出零基础的建议。但有一点我要额外提一下,对于做过真题后的错题,反复看,不要背答案,好好理解,直到自己能独立完成做对,甚至看见题就能想起每一步的做法为止。(数学做题一定要动笔,犯懒数学会让你在实战时输的很惨)数学就是跟着全书走,天天看,一边做一边看。刚开始感觉自己基础不好的可以下载一份考试大纲,有重点的看看课本做做课后题,然后再上手全书。暑假后逐步做卷子,我先做的模拟卷,双李的,都做过。模拟卷的难度远大于真题,很多套路已经掌握了,做完模拟就做真题,基本都可以做出来,当然有些题还是需要积累。刚开始你会觉得这数学怎么方法这么多,但后来你就觉得做法就那几种,掌握了也没啥。考研的历时很久,4,5月开始学数学英语就好,踏踏实实学,完全学的来。感觉全书比较散,知识点全面但是不够系统,你看一遍基本记不大住啥。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资料:张剑的历年真题加解析。背单词的方法:我一开始是从04年的阅读往前做到97年,遇到不会的单词就抄在笔记本上,时不时的背一下,提醒大家一下,英语的提高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还有记住重复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一定不要嫌烦。阅读我看了何凯文老师的五夜十篇,看的时候你可能没什么感觉但看完后你会发现自己做阅读变得流畅起来,其实所谓的阅读技巧都是建立在你的单词基础之上的,还是要强调一下单词的重要性。阅读现在阶段可以每天做一篇97到04年的真题,目的是熟悉一下考研的单词以及掌握考研阅读的思路,考研阅读考的是细节以及你对文章整体结构的理解,可能一开始你不认同,但真题做多了就会有体悟。7月份的时候开始做05到19年的真题,做两到三遍,目的是知道每个单词的意思,每个句子怎么切分,段与段的关系以及文章的主旨。10月份就可以做12年以后的真题了,越接近后面的真题越有参考价值,也值得多做几遍,目的是知道作者出题的意图以及巩固单词,认识新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基础,它主要探讨个体决策者,包括消费者和企业,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做出最优选。理解供求模型、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构建清晰的思维框架,凭绘制图形来辅助理解。要深入理解市场均衡、弹性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内容,这些都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
宏观经济学则是从整体经济的角度出发,关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需掌握国民收入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等关键工具,并能运用它们解释经济波动。我在学习宏观时,更倾向于结合实际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这有助于提高我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
虽然考试科目名为“经济学综合”,但金融理论的部分不容忽视。这包括金融市场运作、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资产定价模型等。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需对数学和统计有扎实的基础。我在学习时,会尽量将这些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比如阅读最新的金融研究报告,以增强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定期复习和做题,中国人民大学的试题通常既考察理论深度,又要求灵活应用。我还参加了一些讨论组,凭与同学的交流,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阅读经济学大师的经典著作也是提升的重要途径,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和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它们不仅能提供深入的见解,还能帮助我培养经济学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