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成理工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广播电视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最近,我投入最多精力的学科非政治莫属,它的成绩也的确让我感到意外的满意。复习是从8月初启动的,实际上可能更早一些,8月10日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我借助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每读完一章就做对应的1000题。作为一名理科生,初涉马原领域确实让我颇感艰难,题目错误率也不低。但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适应并渐入佳境。大纲解析出版后,我就以它为主,每日研读并刷1000题。大纲解析的内容显得单调且文字密集,我便采取每读一遍就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的方法。这样,第一轮阅读大约在10月份结束,接着我又进行了第二轮阅读,并再次刷题。11月,风中劲草的核心要点发布,我又依据其内容在大纲解析上做了标记。等到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问世,我专心做其中的选择题,大题部分则是反复背诵,粗略估计至少五六个轮回。肖四和肖八的准确性果然名副其实。我还购买了肖秀荣的时事政治小册子,不过最终面对那些时事选择题,我只能凭感觉猜测。临考前,我还尝试了两三套其他人的模拟试卷,仅限于选择题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英语是个持久的任务,我自认为不是这方面的天才,因此我在复习上下了不少苦功。首先,我专心背诵词汇,并归纳近义词、反义词和同义词,期间也会尝试不做查阅地去做真题,以检验理解程度。接着,我完成了80篇阅读理解和40篇完形填空。随后,我每天都精读一篇真题阅读,并逐字逐句翻译到笔记本上,做完题目后,我会对比答案,修正翻译错误,重新审视句子结构。同时,记录生词和难句以便日后查阅。这种方法进度缓慢,但却能一石四鸟,既锻炼了翻译技巧,提升了阅读理解,也巩固了词汇,还为写作积累了一些精彩的表达。第三次复习时,我会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每天完成一套或半套真题,以此来检测自己的进步。尽管反复做了三次,仍有错误出现,这时就需要深入反思错误原因,防止再次犯同样的错误。此外,在这个阶段,我也开始准备作文,针对不同的话题自我构思,小作文用固定的模版,大作文则至少写一篇,并将那些出色的句子作为重点记忆。在我看来,简洁而含义深远的英文句子才是最优秀的。对于作文,我不提倡过多使用复杂从句,简洁明了往往更能传达深意。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看艺术理论。这个科目要求对艺术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有深入的理解,也需掌握各种艺术流派、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我认为,学习艺术理论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自有的艺术观念框架。阅读经典的艺术理论书籍如黑格尔的《美学》、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并结合实际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深化理解。定期写作艺术评论或解析,锻炼自有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广播电视实务。这门课程更偏实践,涉及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播出等各个环节。我建议,除了课堂上的理论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比如参与校园电视台的工作,或者自己动手做个小项目。这样能更好地理解节目制作流程,并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最新的技术和趋势,例如新媒体的影响、短视频的兴起等,这些都是考试可能会涉及到的内容。
在复习阶段,我坚持每日定量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给两门科目。艺术理论侧重于理解和记忆,我会用早晨头脑最清醒的时候去读原著,晚上则用来整理笔记和思考。广播电视实务则需动笔练习,我会选在下午或者课余时间去做一些策划案或者模拟制作。
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方式也很重要。有的人适合凭看视频教程来学习,有的人则喜欢看书或者听讲座。我习惯于将书本知识与网络资源相结合,比如在YouTube上观看制作教程,或者在学术网站上查找相关论文。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哪种科目,持续的反思和自我评估都是提升的关键。每次学习后,我都尝试去反思我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调整我的学习策略。这种自我驱动的学习模式我在备考中保持了高效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