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山大经济学院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山东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在政治复习上,我采取了一种更为谨慎的策略。等到考试大纲公布后才着手购书。上次初次尝试时,我提前购买了肖秀荣的教材,结果大纲更新幅度巨大,导致我白白耗费了许多时间,而且书籍内容杂乱,难以梳理关键信息。今年,我决定等待大纲发布后再行动,目标明确——购买红皮书!它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官方出版物,每年的大纲都是以此为基准,大纲本身并不需要特别购买,只需查看电子版了解变动即可。但红皮书(大纲解析)却是必不可少的。
除此之外,我还练习了肖秀荣的1000题以及石磊的1500题。两本书各有特色,1000题侧重基础,答案大多能在书中找到,也是许多人选择的原因,可以迅速完成;而1500题我个人认为非常出色,与大纲知识点完全吻合,并且解析详尽明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学习英语的方法比较愚笨,真正开始复习英语是去年暑假,买了本郭崇兴的单词书,具体名字不记得了,就知道是按在考研中出现的频率编排的,例句也都是真题中的原句,我感觉很好。我每天花整个半天在英语上,一直坚持到考研前一天。当时把上面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全部用A4的纸超了一遍,每个词后面也抄了个例句。不停的滚动式复习,每天2小时左右,大概到了10月,背了有5遍左右了,然后就放慢了背单词的步伐,但是每天还是看,就是不看那么多。剩下的1个多小时,就做真题的阅读,不是分开做,是每次一口气作完一年的四篇,然后慢慢分析。大概到了10月,全部都做完了。然后开始第二轮,阅读理解是重中之重,我把每年的都阅读都逐句逐句的翻译,写再本子上,然后把自己的翻译跟张剑黄皮书的翻译对比,其实这样很好,既锻炼了翻译,又能细细的琢磨每个句子,不放过一个盲点。同时也分析后面的选项,我把整个十年考研题目的每个选项按照主旨题,观点题,细节题,……分类,抄在本子上,带上自己的理解和总结,以探究每种题型的规律。英语阅读一定要好好总结,里面有很多规律,某种程度上说,阅读更考的是一种技巧。这样分析阅读的速度是每2天弄完一篇阅读。这样弄完大概也就12月了,开始准备作文了,我采取的回译,先把原文翻译成中文,再把自己的中文翻译成英文和原文对比,发现那个差距大的啊,然后更是深切的感悟到文中的好词好句是多么的好。我把自己觉得好的句子都背下来。大概到了12月中旬时候我把学习英语的时间放到了下午,和考研时间一致。语言到最后是靠语感的,所以最后一个月我每天都读,读阅读读作文,每天读1个多小时。同时也经常练习作文,张剑正版的模拟题里面有赠送的仿真题的答题卡,我把复印了十几份,每隔一天写一篇作文,格式怎么布置,大概写多少行,等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其实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都是可以用模版的,万变不离其宗。到最后15天,我开始做张剑模拟题,分数不重要,关键是安排时间,找感觉。要强调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我并没有把新题型和完型翻译弃之不管,我都顺带着看,总结,但没像阅读那样画那么多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国际商务专业基础"涵盖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等多个领域。这些知识体系庞大且相互关联,需有系统性的理解和把握。我建议先从基础知识入手,比如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理解不同模型如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这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国际金融部分,理解汇率决定理论和国际收支平衡表是非常重要的。这部分理论性较强,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关注实时的全球经济动态,如IMF、世界银行的报告,以及各国的货币政策,提升实践分析能力。
再者,跨国公司的管理和市场营销部分则更注重实践。阅读案例,理解跨国公司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战略选,以及如何进行全球市场的定位和推广,这些都是你需重点关注的内容。尝试去分析和模拟实际情境,这样既能提高分析能力,也能你对理论有更深的理解。
复习过程中,我强烈推荐使用历年真题进行练习。真题是最直接反映考试风格和难度的资料,凭反复做题,你熟悉题型,找出自有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定期进行模拟考试,调整答题速度和时间分配,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认为团队学习或者找个研友一起讨论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你们互相提问,共享资源,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互动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