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清华自动化系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清华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拥有坚实的政治基础,直到16年的暑假我才着手准备复习。初期阶段我只是简单地过了一遍四本书,接着在第二轮中通过广泛做题来全面掌握各个知识点。第三轮,我依据教学大纲反复练习并整理错误题目,第四轮则是通过各类模拟试题来构建答题模板,并对大题进行总结。最后,在第五轮复习时,我专注于回顾错题集和优化答题模板。尽管我在主观题部分表现一般,但总分依然保持在不错的水平。相较于其他科目,政治或许显得不太突出,但却不容忽视。如果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政治科目反而可能成为最容易提分的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在突破阶段,主要的学习策略是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提升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考研的实际试题应作为核心练习资料,比如张宇编写的真题大全解,涵盖了从1987年至2018年的32年真题。对于1998年之前的题目,由于相对简单,建议每天完成两套;而1998年之后的难度增加,推荐每天一套或隔天三套。此外,张宇的1000题和李永乐的660题也是很好的补充练习,尽管1000题难度较高,660题则较为偏僻,与考研实际风格略有出入。如果基础知识扎实或时间充裕的学生可以选择尝试,但对于基础较弱或时间紧张的学生,依然建议以考研真题为核心,反复练习至少三遍以上,尤其是最近十年的试题,其参考价值最为显著。
考研英语方面:
我采用的英语复习方法如下:首先独自完成一套试题,接着跟读解析再过一遍,随后自行整理笔记和语句结构,然后重温历年笔记并归纳题型,整个过程从暑期开始,持续到十一月初左右,这样大部分题目我至少看了四次。之后,我会挑选近三年的文章深入研读,并记忆一些句子,如果有空闲时间就会坚持背诵,否则就暂时放下。对于完形填空部分,我认为它侧重于检验日常积累,不会涉及过于复杂的语法规则,但相似词汇间的细微差别往往令人困惑。因此,平日里积累常用短语、各种词性和词组的用法显得尤为重要。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原理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分析方法,是理解电子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和电流定律(KCL)是至关重要的,它们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基石。欧姆定律、电阻串并联法则以及电源模型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具体的知识点上,网络定理如叠加定理、戴维宁等效定理、诺顿定理等,需深入理解和熟练应用。这些定理会帮助简化电路,进行计算。频率响应、滤波器设计等内容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要注重理解其物理意义和设计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凭动手做实验来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比如搭建电路,观察其工作状态,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提升实践能力。多做习题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的关键,建议使用教材上的例题和课后习题,以及历年的考研真题进行练习。
对电路原理这种理论性较强的科目,画图分析法也是很好的工具。凭画出电压源、电流源、电阻等元素,直观地看出电路的工作状态,有助于理解并解决问题。
我强烈推荐使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论坛、学术网站等,那里有很多前辈的经验分享和难题解析,作为课本之外的学习资料。定期复习,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整体认知,这对理解和记忆都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