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安工程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安徽工程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9月份开始的,先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然后做肖秀荣的1000题,1000题里错的题最好在课本里划出来以加深印象。我是结合自己的思维自主选择的资料。课本可以是红皮书,可以是任汝芬的序列一 ,或者是肖秀荣那本核心知识点详解。马原,看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一。毛中特,我看的是肖秀荣的课本。史纲,多是高中学的历史,用的是红宝书。思修,用的是红宝书。我后来还看了小草,但时间有限,小草没吃透,只过了两遍。考试前,买了肖秀荣的最后4套卷、任汝芬的4套卷以及20天20题,最后十几天狂背肖秀荣的4套卷。马原较难,我先学习的毛中特,之后是史纲和思修,最后是马原。建议8月份就开始入手政治,1000题多做几遍,小草上面标出了考过的知识,可以拿来做参考。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阶段为基础阶段,其主目的就是为后面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事实证明我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老师水平很高,对我日后的复习都有了很大的帮助。我在该阶段主要以《数学大纲解析》为中心,学习三套经典教材。学习三套教材时,我都有针对性的做了笔记,并且认真完成了老师留的习题。做笔记主要为了加强对重要概念、定理和公式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做习题可以检验自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我还认真地阅读了《数学大纲解析》,通过它可以了解到考研数学的考试内容、各部分内容需要掌握的程度和各考点的出题方式等。
考研英语方面:
9月:真题超精解上下册第二遍,方法一样,只是少了手写翻译,这个时候可以在脑子里翻译了,大概到10月中旬才结束第二遍。但第二遍着重思考出题思路,每篇文章不是做完看完就完了,一定要仔细研究。比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微观看完一定要看宏观,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与行文思路。不断自问自答,为什么这两句之间要加上这一句,为什么这里要引用某人的话,为什么这个词反复出现,为什么同样的意思要用不同的表述等等。要相信考研阅读没一句废话,每句话都有它存在的意义,而你就是要寻找它的意义并且摸透。不过幸运的是这些意义比较单一,就那么几种,你理解透了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还有一些小技巧什么的,我认为,主要在自己思考并且总结。等你做完这些准备工作,你会发现,英语简直不在话下。这期间有时候会做下英语的新题型和完型,翻译几乎没怎么做,新题型我买了这本黄皮书的模拟题。完型太便宜了,20个题10分,一题0.5分,感觉丢了也不可惜,所以没买资料;翻译我买了这本唐静的.所以结论就是新题型完型和翻译真的不用另外买资料,就做做真题就足够了,我只是超重点的准备了PARTA阅读部分。其他的都是兴趣来了就做一篇,对下答案,找找思路,背背生词和短语就完了,没有花什么时间研究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是一门涵盖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分离过程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课程,对理解和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至关重要。在复习过程中,你需深入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如流体静压强、流体动力学、传热、蒸馏、吸收、蒸发等基础理论。
对流体力学部分,理解伯努利方程的应用和流体阻力的概念极其重要。掌握泵和风机的工作原理以及性能曲线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部分需大量的计算练习,凭做题来熟悉各种工况下的问题处理。
热力学部分,要重点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能够运用这些定律分析化工过程的能量转化和效率。掌握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用于判断反应自发性。
传质与分离过程的学习中,主要关注分子扩散、涡流扩散、对流传质等基本概念,以及蒸馏、吸收、萃取等分离技术的操作原理和设计方法。这部分需理解并应用传质系数和传质速率方程,这将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数学模型。
至于学习方法,我建议大家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每一章的内容都要形成自有的思维导图,这样提高记忆效率。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因它们最能反映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再者,理解和实践相结合,尽量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比如设计一个简单的蒸馏塔或传质设备。找到合适的讨论伙伴或者导师,他们的见解可能会给你带来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