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人文学院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东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高中是理科,所以学政治的时候觉得死了好多次。但是去年这个时候看帖子,大概三月份的时候也买了去年的大纲先看了一边,就是当课外书看,所以会好一些,真正开始的有些晚,暑假以后了,买的书挺全的,但是真正没怎么看,先是把命题人那个试题分册,先写了一次,改了一次,然后有重点以后再捋一下大纲,一个单元一个单元来的,后来就背了小草,说是背,其实也就是早上念念。最后冲刺的时候主要看了时事,就是肖秀荣的那个小本本,肖四和肖八本来想着考研前来抱抱佛脚的,但是考前直接病了一周,所以就耽搁了。所以如果是有政治不太好的同学就一定要开始得早一些,下功夫去背。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的关键毫无疑问是阅读,而阅读的基石便是词汇。对于考研而言,总计5500个单词中,有2200个核心词汇是至关重要的,这部分是我们必须精通的。其余部分多数为高中的基本词汇及少量偏僻词汇。假设你能熟练掌握这2200个词汇,对它们的多种含义和不常见意义了如指掌,那么你的考研英语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个人使用的是百词斩,只需关注其列出的核心词汇,通过单词书来补全剩余内容。持续不断地背诵,直至考前一天,核心词汇至少要反复过10遍。
接下来谈到阅读理解,你需要实现以下目标:1. 理解所有单词的含义,尤其是具有多重含义和不常用意的高频词;2. 能够翻译整篇文章,特别要攻克复杂长句;3. 分析选择题,明白每个选项为什么对或错,掌握正确答案的特征,这些都是需要归纳的规律。这个过程耗时较长,需要多次练习真题,大约两个月后,再次以相同方法复习第二遍,当然,真题至少要做三次:第一次完成题目并分析选项;第二次全文翻译,特别是长难句;第三次再做一次。如此循环,你的基础将无比稳固。其他题型本质上只是阅读理解的不同形式,有了坚实的阅读基础,应对它们将轻而易举。至于写作,你可以借鉴模板,但也要多背诵优秀范文,形成自己的写作框架。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国通史是一门涵盖从远古到现代,跨越数千年的宏大课程,它要求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文化有深入的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基础扎实是关键。你需全面阅读教材,如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张岂之的《中国近代史》,以及王明锁的《中国现代史》等,这些都是构建你历史知识框架的基础。要注意各个时期的历史脉络和主题,例如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近现代中国的转型与变革等。
深化理解。历史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是对人类社会演变的解读。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如秦朝的统一、辛亥革命等,需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尝试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相联系,这会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并理解历史。
再者,史料研读不可忽视。中国通史的学习离不开原始文献的阅读,比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它们能提供第一手的历史信息,使你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尝试解读这些史料,分析其背后的含义和作者的立场,这是提高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
做笔记和复习至关重要。整理知识点,构建自有的历史时间线,标注重要事件和人物,这既帮助记忆,也有利于在后期的复习中快速回顾。定期进行模拟试题的练习,既检验学习效果,也能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