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能源与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东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选择题就是比较细小的知识点,考察基础知识。每年虽然有大纲,但是没有重点、背的效率很低。建议看蒋中挺的复习全书,所有科目都在里面,有细小的重点。九月份开学之后认真再看一遍。后期就可以把重点放在大题,时常翻翻选择题知识点就好~买几套卷子,考前练练测测问题不大。需要刷一些选择题,这样在看到政治试卷上的选择题时才能做到从容不迫,从容应对。推荐刷1000题。
考研数学方面:
参考教材:《李永乐复习全书》、《李永乐历年真题权威解析》、《李永乐6套卷》或者是张宇系列的《高等数学18讲》、《线性代数9讲》、《概率论9讲》、《8套卷》、《4套卷》。数学是最早开始准备的科目,从大三寒假就开始了,高中时候数学不会拖后腿,但也不是那种很有数学天赋的学生,所以我觉得我的备考方法适合数学能力一般的同学吧~
考研英语方面:
我学习英语的方法比较愚笨,真正开始复习英语是去年暑假,买了本郭崇兴的单词书,具体名字不记得了,就知道是按在考研中出现的频率编排的,例句也都是真题中的原句,我感觉很好。我每天花整个半天在英语上,一直坚持到考研前一天。当时把上面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全部用A4的纸超了一遍,每个词后面也抄了个例句。不停的滚动式复习,每天2小时左右,大概到了10月,背了有5遍左右了,然后就放慢了背单词的步伐,但是每天还是看,就是不看那么多。剩下的1个多小时,就做真题的阅读,不是分开做,是每次一口气作完一年的四篇,然后慢慢分析。大概到了10月,全部都做完了。然后开始第二轮,阅读理解是重中之重,我把每年的都阅读都逐句逐句的翻译,写再本子上,然后把自己的翻译跟张剑黄皮书的翻译对比,其实这样很好,既锻炼了翻译,又能细细的琢磨每个句子,不放过一个盲点。同时也分析后面的选项,我把整个十年考研题目的每个选项按照主旨题,观点题,细节题,……分类,抄在本子上,带上自己的理解和总结,以探究每种题型的规律。英语阅读一定要好好总结,里面有很多规律,某种程度上说,阅读更考的是一种技巧。这样分析阅读的速度是每2天弄完一篇阅读。这样弄完大概也就12月了,开始准备作文了,我采取的回译,先把原文翻译成中文,再把自己的中文翻译成英文和原文对比,发现那个差距大的啊,然后更是深切的感悟到文中的好词好句是多么的好。我把自己觉得好的句子都背下来。大概到了12月中旬时候我把学习英语的时间放到了下午,和考研时间一致。语言到最后是靠语感的,所以最后一个月我每天都读,读阅读读作文,每天读1个多小时。同时也经常练习作文,张剑正版的模拟题里面有赠送的仿真题的答题卡,我把复印了十几份,每隔一天写一篇作文,格式怎么布置,大概写多少行,等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其实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都是可以用模版的,万变不离其宗。到最后15天,我开始做张剑模拟题,分数不重要,关键是安排时间,找感觉。要强调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我并没有把新题型和完型翻译弃之不管,我都顺带着看,总结,但没像阅读那样画那么多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普通化学”,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原子结构、分子间力、化学反应动力学、酸碱理论等基础内容。你需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因它们构成了化学的基础框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提供了理论支撑。例如,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帮助你预测元素的性质,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理解则能帮助你分析和控制化学反应的速度。
掌握化学平衡和溶液理论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部分内容涉及到勒夏特列原理、溶度积常数、电离度和水解平衡等,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工具。尤其是勒夏特列原理,不仅在理论计算中应用广泛,也在实验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
再者,热化学和化学键的内容需重点复习。理解焓变、熵变和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能够帮助你判断反应的方向和自发性。至于化学键,它是解释物质性质和反应机制的核心,特别是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的区别和联系,需深刻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每次听课或者自学后,整理出自有的笔记,这样既能巩固知识,也能形成个人的学习体系。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了解常见题型和解题技巧。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教,不堆积疑问,这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你每周设定一天进行复习,把前学过的知识点重新梳理一遍,凭自我测试检查理解和记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