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安徽理工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向来是零好感,所以对于政治的复习也是一拖再拖,不过按最后的结果来说,政治还真的是投入产出比很高的一门。开始做肖秀荣一千题,暑假做了两遍,整理了错题。到了十一月份,新版一千题出了后又去买的新一千题,也是做了两遍整理错题。最有用的应该是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我反正最后就是背的四套卷的大题,当然每年都有反压题的现象,这个还是不可避免的。总之政治理解和熟悉是最重要的,不要妄想着押题全中,我觉得对于我这种理科生来说报个辅导班有老师带着复习真的效果很好。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有一定的基础,建议初期阶段将重心放在数学上,随着进度可以逐渐减少投入的时间。从7月开始,我每天大约投入4至5小时来复习数学。直到10月初,我已经完整地过了一遍全书和36讲,初次接触可能会觉得吃力,但这很正常,持续学习就会渐入佳境。接着在10月,我做了660题,并挑选了1000题的一半来做。虽然1000题有些题目较为偏门,但如果时间和能力允许,挑战一下也是有益的。进入11月,我专注于过去30年的真题,每套题大概用2到2.5小时,每天完成1到2套。强烈推荐真题训练,因为它是关键所在。12月,我重新做了30年真题的第二轮,并且练习了几套模拟卷,每天早上限时1小时左右,不过我没有详细解答大题,而是专门用近两年的真题来练习解题步骤。对于模拟题,我个人并不是特别推崇,它们很难复制真题的氛围,我只是在完成了所有想做的真题后,挑选了几套模拟题作为补充练习。另外,保留几套真题在最后一周使用,能帮助保持答题状态。数学复习需要持续性,每天都应有所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说点儿教训吧。英语我前几个月一直在背单词,背了大概2遍左右,单词是做所有题目的基础,所以大家一定要把这个单词给背好。7月份的时候做真题,每篇阅读都会错上3个左右,无奈,感觉单词都是看着眼熟,就是想不起来什么意思,更别说一句话还要分析语法之类,就更看不懂了,于是重新转战单词,重新再背,再做阅读,可还是收效甚微。所以还是希望大家前期打好单词的基础,这样后边做阅读,新题型等应该都会容易点。后期练习作文的时候就更糟糕了。我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背诵历年真题的作文,学习人家的写作方法,写作思路,摘抄万能句型,可悲哀的是我到考试前一天都没写出来过一篇完整的文章,总是写着写着就词穷了,感觉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可是字数总是写不够,可能就是因为我一直背别人的文章,没有自己的思路所致。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注意这点,可以借鉴别人的好词好句,但自己看到漫画或题目,也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评论,不然容易写着写着就没话说,因为字数不够而扣分着实可惜。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基础中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的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理解并掌握其核心理论,对设计和分析各类结构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基础概念的清晰理解至关重要。材料力学涉及的概念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都是需牢牢把握的基础。这些概念不仅需记忆,更需深入理解它们的物理含义,这样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熟悉并熟练掌握基本公式。材料力学中的胡克定律、剪切与扭转公式、梁的弯曲公式等,都是解题的关键工具。对每个公式,不仅要会用,还要明白它的来源和适用条件,避免在复杂问题中出错。
再者,实践应用是提升的关键。做大量的习题和案例分析,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难题时,不要急于求解,是要尝试自己分析,理解题目背后的力学原理,这样既能锻炼思维能力,也能提高解题效率。
理解并掌握实验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凭实验室的实际操作,直观地了解材料受力后的表现,这对深化理论理解非常有帮助。
我强烈建议大家形成好的笔记习惯。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将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在复习阶段就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