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工程技术研究院仪器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北京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其实直到我考完政治,我对其中的知识点也没有完全理解了 ,感觉政治的复习还是蛮简单的,不过其中的某些内容需要分模块来学习。学习过程大概是:9月份开始看政治红宝书第一遍,看完后可 以迅速看完第二遍,这两遍都要配合肖秀荣的1000题做一做,可以把答案写在一个本子上,以便下一遍看不到答案增强做题效果。到后期,考研政治核心考点出来后再按照核心考点的内容看一遍,然后做肖秀荣8套卷,最后再做肖秀荣4套卷,肖秀荣4套卷要好好背,大题会有原题的哦。感觉背背4套卷就可以考出差不多的成绩。
考研数学方面:
听说今年的数学试题颇具挑战性,我在复习时几乎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其中,最后的效果还算满意。起初,我浏览了一遍教科书,没有做课后习题,大约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来了解整体框架和基础概念。接着,我开始做李正元的全套复习资料,起初的确有些吃力。有些小伙伴问我究竟是选李正元还是李永乐的书,我个人觉得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我认为李正元的书编排得挺好,题目设计巧妙且深入;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也很出色,与10年至15年的真题贴合度高,提供了许多新颖的方法。
我想说的是,在暑假前应该完成第一轮全书复习。我不倾向于把学习任务留到假期,毕竟要有休息娱乐的时间嘛。(害羞)实际上,时间是绰绰有余的!暑假期间,我放飞自我了十天没看书,剩下的时间则完成了90年至00年的所有数学真题,包括数一、数二、数三的题目。这些真题的质量非常高,特别是那些证明题,需要动一番脑筋。八月时,我又重温了一遍强化班的教材,仅供参考。九月到十月,我完成了00年至10年的真题,并进行了校正和笔记记录。
十月中旬起,我每周六进行一次模拟考试,使用11年至15年的真题来模拟考研状态。从那时起,我就进入了刷题模式,660题大致一周就能解决,接着又做了张8、张4、李正元的400题以及市面上的各种模拟题。或许与其他同学不同,我喜欢每天上午专注做一套模拟题,实话说,这有助于确保我每天都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就这样持续刷题、纠错、做笔记、研究错题,同时穿插模拟考试和回顾00至10年的真题,我觉得自己的准备已经相当充分了。但我必须提醒大家,做完真题并不意味着你的数学就已经很厉害了。我见过不少同学仅靠真题练习,14年和15年考到130分就觉得数学水平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近几年的真题相对简单,即使数学基础一般也可能拿到120分以上。然而,今年的数学考试让许多人栽了跟头......所以,希望每位小伙伴都能保持谦虚的态度!只要保持解题手感,保证练习量,提升正确率,无论面对何种试卷,你都将应对自如!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和写作都以词汇为基础,所以初期复习时大量积累词汇至关重要。如今有很多有效的记忆策略,例如运用艾宾浩斯记忆法,都是值得尝试的。关键是要频繁回顾,不怕忘记,因为重复是巩固记忆的最佳途径。在十一月直至考试前夕,应确立并打磨作文模板,力求简洁高效。可以适量做些模拟题来熟悉新的阅读题目,但重心仍应放在深入剖析历年真题上,这是最核心的部分。推荐使用书籍包括:绿色封面的无序词汇书,张健的阅读理解练习150篇,张健编著的黄色封面真题集,以及王江涛的作文指导书。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至关重要。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包括半导体物理、电路分析、放大器原理等。你需深入理解PN结的工作原理,掌握电阻、电容、电感的基本特性,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法则。对放大器,要熟悉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特性和优缺点。
实践操作不可忽视。模拟电子技术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需凭实验来验证和深化理解。你利用Multisim或其他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或者亲手搭建电路进行实操。这样既能帮助你理解电路工作过程,也能提升动手能力。
再者,深入学习反馈理论。模拟电子技术中的负反馈是提升电路稳定性和性能的重要手段,需深入研究其类型、判断方法及影响。频率响应、波特图的绘制和解析也是重要的知识点,它们能帮你理解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行为。
,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应用。运放是模拟电路的核心元件,从简单电压跟随器到复杂的滤波器,无处不见其身影。理解和熟练运用各种运算放大器电路模型,如积分器、微分器、比较器等,对解决实际问题大有裨益。
别忘了复习模拟集成电路,比如BJT和MOSFET的特性,以及集成运放的内部结构和应用。这些内容在现代电子系统中广泛应用,是高阶学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