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北京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理科生,我对文科领域尤其是政治感到颇为头疼,但深知一旦在考试中表现不佳,分数会大幅下滑。因此,我还是硬着头皮从八月开始复习政治。我个人认为,在新版的官方教材出版之前,最好能结合历年大纲解析,把肖老师的1000题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彻底掌握。后来,我只是简单地过了一遍1000题,并未深入研究错题,不过,做完这些题目后,政治的选择题部分应该能够确保多选题错误不超过三个。选择题的准确性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理想状态是在考前做模拟题时,单选和多选分别最多只允许出错一个。
对于让我颇感困扰的主观题,总觉得理科背景的我在组织语言方面有所欠缺,担心无法流畅表达。然而,通过教师传授的答题策略和固定模式,加上最后一个月疯狂背诵“20天20题”和肖四,我逐渐找到了写作的感觉,仿佛有了神来之笔。
至于时事政治,我一直信赖肖的系列教材。
考研数学方面:
大约在考试前一个月,进入了总结和实战演练的时期:这段时间我觉得复习相当从容,这得益于之前的大量练习,我内心深信我已经从积累中实现了飞跃,面对题目自然就有了解题方向,因此感到较为轻松。我每日都会完成一套模拟试题,随后核对答案,并标记出错误的部分,反思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哪个知识点掌握不牢还是临时疏忽?如果是粗心大意,我就用斜线标出,重新做一遍;如果正确,就不必再多虑;若再次出错,则将斜线改为三角形,提醒自己这个知识点需要巩固,之后的复习中应重点查看。我会在笔记本上记下相关知识点,时常查阅。数学向来是我的强项,只是最后考试分数不高,主要是由于计算时太过粗心所致,唉,这个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不过这不是重点,希望大家不必过多留意这一点。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方面从3月到5月底,集中背单词,每天3.5小时,累了可以做一下长难句,适当调节。6月开始研究真题阅读,单词是基础,阅读是王道,真题阅读才是王道,其他任何阅读N百篇都是浮云,一定记住,都是浮云!!浮云的意思就是可以作为阅读来阅读,提高词汇量,提高句子分析水平等等,千万别作为题目死较真。真题阅读每天一篇,大概用时4小时,20分钟做题,10分钟查单词查词组查句子,1.5小时出去背诵文章,1小时回来默写,1小时分析文章结构和研究出题人思路,到考前循环3遍,我记得模拟真题时,阅读理解一共错了3个。我觉得英语考的比较好的原因是我把80几篇真题阅读全部背下来了,直到考试最后一天我也没有放手,一直保持背诵,这给我带来了N个好处,从阅读到翻译到作文,都有很大提高。如果你能像我一样坚持下来,我相信你也可以。10月开始英语作文和翻译,每天也是一篇,循环到考试。到12月份,每天早上出去背一遍20年真题范文,大作文一分钟一篇,小作文半分钟,滚瓜烂熟,考试的时候,基本可以信手拈来,文思如泉涌,当然,今年考试英语不难,这是真的。11月份开始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新题型不可轻视,这个可以多找些模拟题练手,完型就随缘吧,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6分就行,再高你就赢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质学基础,顾名思义,是探索地球深部秘密的基石。它涵盖了岩石学、矿物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等多个领域。对岩石学和矿物学,你需深入理解各种岩石和矿物的形成条件、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这需大量的实物观察和实验操作,凭显微镜研究岩石切片,辨识矿物的形态和光学性质,这将使理论知识更加立体。
地层学是地质学中的时间维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的沉积序列和化石记录。你需掌握地层划分的原则,理解地层单位的概念,并能凭化石来确定地层的时代。熟悉全球标准地层系统,如寒武纪、奥陶纪等,这对理解古生物学至关重要。
再者,构造地质学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变形和运动。你需理解板块构造理论,学会分析地质图,识别不同类型的构造特征,比如褶皱、断裂、节理等。这些技能将帮助你解读地球的历史和预测未来的地质活动。
至于学习方法,我建议以课本为基础,辅以参考书和论文。课堂笔记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实践。尝试去野外实地考察,亲手收集岩石样本,亲自画地质剖面图。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一起讨论难题,模拟试题,大大提高理解和记忆效果。
,地质学是一门实证科学,理论知识要结合实际应用。多思考,多提问,从现象中寻找答案,这样你会发现地质学的基础其实并不枯燥,反充满了乐趣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