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成电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科目,我觉得还算满意,考完后我核对了选择题答案。我想强调的是,在考研过程中,除非最后一科结束,否则别轻易放弃。即使平时做题正确率不高,甚至会让你自信心受挫,但也要偶尔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果我已经在平时把不懂的部分都错误地练习过了,考试时理解模糊的知识点应该就能迎刃而解了。我一直这样安慰自己,以保持心态平衡。大约从十月开始,我购买了政治复习资料,并断断续续地阅读了一遍,同时结合1000题进行练习。然而,我没有完成全部的1000题,但我深信它们对检验和巩固知识非常有用。
我一直相信题海战术并非万能,因此在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时,我不盲目刷题。原计划再读一次红宝书,但由于时间紧迫且内容详尽,我转向了风中劲草。记不清具体重复了多少次,反正是反复研习直到考试前一天。期间,遇到选择题涉及的具体知识点,我会查阅红宝书(如五套卷和四套卷)。此外,尽管历年真题的考点可能不再重现,但我建议利用真题选择题来揣测命题者的思路,识别设陷的答案,以免在后续试题中重蹈覆辙。对于考研政治,我觉得考生相当幸运,因为有蒋中挺老师和肖秀荣老师这样的名师预测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题型变化挺大,挺难的。复习方法就是题海战术。从寒假开始就先把高数本科的高数课本看了一遍,本科的课本可以更快的帮助自己把知识点回忆起来。开学之后三月份就开始做本科的线代课本。方法,看看一章课本,做课后题。过完第一遍课本5月份,时间还早,试了一下复习全书,发现每个题都无法完整做下来,接着我细致的 学习了各种内容,还学了很多解题技巧,做好了一大本笔记,每天早上背数学笔记。快放暑假的时候刷完第二遍,接着进入强化阶段。是按照专题复习的实战技巧,见了各种题目(事实证明我之后刷题所有的题目都没有超出过这个范围,老师威武!!!)。复习高数的时候用的高数十八讲,线代用的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各刷完两遍后,开始做李范的复习全书,这时候就比较顺手了。关于复习全书,有李范的粉红色的,还有李永乐的红白色的,李范的书历史悠久,且相对较难,李永乐的相对简单。我推荐用李范的。刷完两遍全书,开始做真题。同样是李范编写的真题。我同时做了数一数二数三的真题。我觉得是挺有用的。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我推荐专注于实战,即反复练习真题至少三次。虽然积累词汇是必要的,但避免机械地埋头于词汇书中,那样效率低下。要考虑时间成本,后期通过真题来掌握所有词汇,确保复习期间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价值。我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每日的学习时间并不冗长。渐渐地,你会领悟到解题其实是有规律和技巧的,届时我会分享一些答题策略。如果英语基础较弱,最好尽早开始复习,可以从记单词和阅读英文文章开始。英语学习没有速成法,唯有持之以恒,才能渐入佳境。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电子器件的核心是半导体物理,这是理解所有微电子器件工作原理的基础。你需深入理解并掌握能带理论、载流子的运动特性以及PN结的工作原理等基本概念。对这些基础知识,我建议凭阅读教材和做相关习题来巩固。关注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如硅、锗等,以及它们在器件中的应用。
晶体管,包括BJT(双极型晶体管)和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是微电子器件的重点。你需了解它们的工作模式,放大特性,开关特性,以及如何计算各种参数。这里,理解电路图和分析电流、电压关系是非常关键的。我通常会画出电路图,一步一步地推导和理解。
再者,集成电路设计也是重要的一环,特别是数字集成电路,比如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这部分需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设计和分析。动手做一些实际的设计练习,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对微电子器件的学习,实验和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有机会接触实验室,尽量多动手操作,这将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和具体。阅读相关的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也帮助你开阔视野,提升理解深度。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的是理解优于记忆。微电子器件的内容繁多,但很多都是有内在联系的,理解了原理,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解。定期复习,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求助,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他们都能提供不同的视角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