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财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中央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使用的教材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并搭配了1000题来练习。这本书的布局清晰,阅读体验很好,尽管大纲解析内容全面,但我个人觉得难以深入阅读。在完整学习一遍后,我会尝试做一些历年的真实试题。作为文科背景的学生,大部分知识点对我来说容易复现。接近考试时,肖秀荣会有专门的背诵版资料,如最后四套卷、八套卷等,可以适量做一些,但不能完全依赖。对于时间规划,我认为最迟不应超过9月中旬开始,初期主要是了解大纲内容并做相关练习题,无需过早关注大题部分,每天保持两小时的学习时间就足够了。由于我的时间紧迫,到思修部分我就没细看大纲,直接进入了复习阶段,主要依靠风从劲草(因为这里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此时,大纲就像一本“词典”,用于查阅,而肖八肖四则需认真对待,特别是肖四是关键。考前市场上会出现很多模拟题,尽量多做,最终确保将肖四的所有内容背熟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每一道题都要做到最后,不要一看会就不做了。这是我血淋淋的教训。我之所以再来一年就是忽视了这一点。第二遍买了张宇的真题,因为是把近三十年的真题按照知识点归类编的,个人觉得对知识的归纳梳理很有帮助,依旧是错题不熟的知识点记到笔记中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复习大概是这样:因为我是从6月底7月初才开始复习的,之前把绿皮书上的单词边背了一遍边抄在小本子上了。当然这之前的那遍基本没记住啥。从正式开始,每天早上大概花1个小时背单词,平均3-4个list,这3-4个list是包括前一天背过的两个list,再加上当天往后滚的2个list。前期可以少点,后面加码,而且有的单元单词多且难,稍微慢点,单词少的简单的List可以快点,晚上回去睡前再背下早上背过的list,时间随意,“任务”完成就行。后期就没怎么背单词了,或者说背的很快了,早上最多只给了半个小时背,因为加上了作文,需要作调整。关于背单词,我的体会是,快速反复,很多人会因为一个很难记的单词而停留过长,其实也没记住,这不是你记忆力好不好的问题,对于一个难词,适当多花点时间熟悉可以,但不要太长,每个单词的词性词义一定要记全,考研很多时候不是考常用意思,考到僻意了很正常。人的记忆都是曲线下降的,必须要反复加深印象,所以其实你可以看到我每天往后滚的单词并不多,但是却花了一半的时间在回顾昨天背的“新的”,晚上睡前再巩固一遍我觉得效果也不错,当然英语大牛们觉得不需要的请忽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微观经济学,理解供求理论是基础。供求模型是分析市场行为的基本工具,需深入理解价格如何由供求关系决定,以及价格变动如何影响市场均衡。消费者理论和生产者理论也是关键,它们解释了个体在经济决策中的行为模式。这部分的学习,建议多做案例分析,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宏观经济学则更关注整体经济现象。GDP、就业、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都是重要考点。理解宏观经济指标的计算方式,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周期,是必备的知识点。IS-LM模型、AD-AS模型等经典模型的理解和应用也需花费时间去熟练掌握。
再者,实证经济学部分则要求具备数据分析能力。了解基本的统计学原理,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是提升答题深度的关键。这部分的学习,除了理解理论,还需大量实践,凭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自有的应用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首先要精读教材,把握基础知识。辅以高质量的参考书和讲义,扩展知识视野。定期做一些模拟题,尤其是历年真题,既检验学习效果,也能熟悉考试风格。经济学是一个需思考的学科,遇到问题要勇于提问,积极讨论,这会大大加深理解。
不要忽视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力量。与他人交流帮助你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碰撞出新的思路。自我讲解也是一种有效的复习手段,它能迫使你清晰地梳理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