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俄语语言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中国人民大学俄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红宝书》被视为唯一的命题来源,或许有人认为它的组织结构不太清晰,但这并不妨碍你自行创造条理性。你可以尝试用方框圈出关键名词,用下划线标注重要词汇,或者为一系列观点编号。不过,记得不要过度标记,以免混淆重点。其次,对红宝书中引用的名言(即引号内的内容)做出标记,并了解它们所属的知识框架,这些都是常见的考核点。此外,充分运用肖秀荣的1000题。完成练习后,要在《红宝书》中找到每个选择题对应的概念。特别是对于错误的答案,不应仅依赖答案解析,务必回溯原文加深理解。同时,将1000题中易错或复杂的部分添加到《红宝书》的相关部分,便于后续查阅和比较。我个人的策略是:首次阅读时,深入研读每一章节,并在书上标出层次和重点,然后做相应的单选题。由于多选题难度较大,初次接触可能会削弱信心,所以放在第二轮。第一轮的目标是奠定基础。第二次,根据之前标记的重点重新阅读,每读完一章就做一章多选题。这一阶段旨在强化和提升。第三次,使用历年真题及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来实战演练(只做选择题),确保明确每题源于《红宝书》的哪个部分。这一步骤重在填补知识空白,培养考试手感。考研政治的分数差异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主观题大家相差不大。而在选择题中,多选题尤其关键。因此,复习的核心就是攻克选择题。经过三次循环学习,选择题的掌握程度应该相当不错了。除此之外,还有三项额外任务:A. 抄录肖秀荣形势与政策的选择题答案,大致记住即可,无需过多投入时间。B. 自行整理经常考且容易混淆的信息,例如党的重要会议日期和主要内容。C. 梳理主观题。将肖秀荣最后四套题中的大题按照不同主题用自己的话重写一遍,考前一周全力以赴地背诵。我的政治主观题得分,全赖于考前一周的集中归纳和记忆,没有花费更多的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最好是背一遍单词,红宝书或者恋恋有词,但是背单词千万不要慢吞吞的,我见过很多,每天一上午就只拿个红宝书背的,这种肯定考不上--背单词讲究效率,其实我觉得,考研单词虽然多,但是你只要能做到看到它有个大概的印象知道是什么意思就ok,不用非得每个单词都能准确拼写出(写作常用的词还是得会准确拼写的)。根据考研经验,背一遍单词其实后来真不一定会记得多少,但是这样会心里更有底气一些,安心一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外国语言基础”这个科目,顾名思义,是对外语全面能力的测试。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每个方面都需下足功夫。听力部分,我经常凭观看俄语电影、电视剧和新闻来提升,这样既能了解俄国的社会现状,也能提高理解速度。口语练习则需找语伴,不断进行对话实践。阅读部分,我会定期阅读各种类型的俄语文献,从经典小说到现代报纸,以此拓宽词汇量和理解深度。写作则要多练,模仿优秀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注重语法的准确性和逻辑的连贯性。
“俄语语言文学文化”这门课,要求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我建议大家广泛阅读俄罗斯的经典文学作品,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普希金的诗歌等,这些作品能帮助深入理解俄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研究俄国历史和社会变迁也是必要的,因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了解历史更好地理解语言中的典故和隐喻。参与课堂讨论和撰写论文也是加深理解的有效方式。
学习这两个科目,我发现持续的练习和不断的反思至关重要。对语言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日积月累的磨炼。保持对俄语文化的热情和好奇心,能使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也更可能在考试中脱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