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考古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社会发展学院考古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南京师范大学考古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准备的很晚,考试大纲发布以后才开始,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炼,1000题和讲真题。用1000题来巩固,这个过程也花了不少的时间,整个一遍弄完也到11月中旬了,然后就买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背诵,当时就开始了狂背模式,但后来证明这部分的时间全部都浪费了,先不说背了之后没记住多少,就是记住了,考试能用得上的也很少。到了后来八套卷和四套卷出的时候,买了这两套题,选择题全部认认真真做了,大题背了肖四,没背肖八,因为有很多重复的,而且当时我认为肖四是浓缩的肖八,事实证明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今年政治大题肖四全部涉及到,但答案是有出入的,但在我看来,能把肖四的答案都答上去,分数应该在平均水平以上了,而且全国所有的考生几乎答的都差不多,所以政治真正拉开差距的我认为还是选择题。至于选择题的话,要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另外,习大大的各种讲话内容也要知道。
考研英语方面:
真实的试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考试结束后,核对了答案,我觉得英语成绩应该不错,即使没达到我个人的期望,但也绝对与我的付出相符。总计,我一共深度研习了六遍历年真题。初次接触时,我专注于阅读部分,每天处理1-2篇文章,随机选取,精细研读,每篇大约耗时10分钟完成,然后用20分钟来仔细校对。接下来的几次,主要是填补知识漏洞,揣摩真题的命题思路。考研英语有一个规律,对于做错的题目,通常有两种原因,一是词汇理解不足,二是理解偏颇,而后者一旦出现,以后很可能重复犯错。针对前者,可以通过背诵单词来解决,我推荐采用杨鹏在《17天搞定GRE单词》中提出的方法;至于后者,则需要强迫自己去领会出题人的思维逻辑。提前开始复习的同学可以从词汇入手,之后再借助真题来强化记忆。最后的半个月,要集中火力攻克作文和Part B部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考古学,理解其历史脉络至关重要。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到商周的青铜文明,再到秦汉的大一统时代,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考古发现和历史意义。我建议凭阅读《中国古代史》等基础教材,建立起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认知,再深入研究各个时期的代表性遗址和文物。
要注重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发展学院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复习过程中,我会查阅相关考古报告,比如殷墟、马王堆汉墓的研究成果,尝试理解和分析这些考古发掘的过程和结论。有条件的话,参观博物馆,观察实物,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再次,掌握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也是必要的。例如,了解地层学、类型学等基本理论,熟悉碳14测年、DNA检测等科技手段。这些都是考古学家解读遗迹和遗物的重要工具,对理解和解答考古问题有关键作用。
持续关注学术前沿动态。考古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发现和理论会不断刷新认识。我经常阅读《考古》、《文物》等专业期刊,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这对提高自有的理论素养非常有帮助。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有效的笔记和定期复习是关键。我习惯将复杂的知识点梳理成思维导图,便于记忆和理解。我会定期进行自我测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