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陕师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陕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过早投入可能会分散其他科目的精力。的确,与高考不同,自2010年起,考研政治的50分分析题全都是基于当年的重大会议和人民日报的重要社论来命题的。因此,提前太久开始复习可能难以把握关键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推迟学习,因为选择题部分始终重视基础知识,需要扎实的学习。推荐使用肖秀荣的系列教材,他的书会有详细的时间规划指导购买哪本。不过,他的《知识点提要》内容过于繁多,一般人很难消化并记住所有内容。你可以考虑阅读任汝芬的《序列二》,确保掌握基础知识点,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近现代史中的固定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非文科生来说有些挑战,但我有一套方法可以帮助理解,足以应对10分的分析题。至于其他部分,肖秀荣的书已经足够用了。
最重要的书籍是《教育部政治大纲》(俗称红宝书),通常在9月中旬发布,这本书是必买的,但如何阅读它是一门学问。由于其文字密集,大部分读者可能会感到吃力。如果你的记忆力不强,不必逐字逐句背诵,第一个月内至少要完成第一遍通读。重点记忆加粗字体,而小字部分则像对待选择题那样去记忆。配合1000题来巩固基础效果更佳。12月发布的8套题和4套题的分析题要反复背诵,这些将成为你在考试中答题的模板。
考研英语方面:
十二月份到来时,我基本上不再频繁地练习英语题目,而是专注于回顾那些我还感到生疏的知识点。每天早晨,我会朗读填空、阅读理解和翻译部分,同时通过视译来检验自己理解句子结构的能力,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考试前一天。此外,从十二月开始,我着手整理不同类型的小作文和大作文模板。我想强调的是,市面上的作文书虽多,但有些模板过于复杂,实际操作并不理想,容易导致错误。因此,我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易于记忆和仿写的模板才是最佳选择。在12月11日和15日下午,我分别进行了自我模拟考试,使用的是未做过的历年真题,目的是体验考场氛围和测试解题速度,让自己适应连续完成整套试卷的感觉。接下来的日子,我反复研读过去的真题,不断地复习和总结。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是基石。你需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历史演变以及各个流派的教育观念,如赫尔巴特的"形式教育"和杜威的"实质教育"等。这部分内容需广泛阅读,深入思考,形成自有的理解和观点。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不容忽视。它涵盖了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以及如何促进有效学习等方面。这部分需结合实际教学场景去理解,例如,掌握“多元智能理论”并思考如何在课堂上实践,或者理解“认知负荷理论”,以此优化教学设计。
再者,教育法规政策的理解与应用也是重要的考核点。要熟悉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特别是与课程与教学论相关的部分,如新课改的相关政策,理解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和社会需求。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系统学习”至关重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将各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有助于理解和记忆。“案例分析”也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凭实际的教育情境来应用理论,既加深了理解,也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持续的“复习巩固”和“模拟训练”必不可少。定期回顾所学,不断深化理解;做历年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