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工大材料与制造学部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这门课程的效益相当高,我在七月中旬才开始学习,发现时间绰绰有余。我专注于肖秀荣的精讲精炼,每学完一个章节就会立即完成对应的部分在《一千题》中的练习。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理解起来有些吃力,关键在于跟紧老师的讲解,我很欣赏老师的教学方式,他常常通过许多实例来辅助理解。到了十月初,我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学习,接着用一个月的时间再次细致地做了一遍《一千题》。紧接着的一周,我专注于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和马原的大题目。进入十一月,肖八出版后,我只做了其中的选择题和马原大题,其余的大题则简单浏览了一下答案。十二月,我参加了冲刺课程,效果依然显著。当肖四发布时,我就开始了疯狂的背书阶段,肖四的大题是必须要熟记的。除此之外,我还背诵了米鹏压题讲义中的题目,这对我的复习帮助很大。
考研数学方面:
我从大学三年级的寒假期间开始了数学复习。那时,我仔细研读了教科书,但遗憾的是,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象。接着,我尝试解决了书中的所有习题,然而收效甚微,似乎只是为了给自己一点心理上的慰藉。之后,我坚持不懈地多次练习历年真题,逐渐摸索出一些解题策略,并进行了归纳总结。至于冲刺阶段,我坚决完成了张宇的八套卷和四套卷。面对八套卷时,我发现题目数量庞大,往往无法按时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时间紧迫,可以选择只做选择题和填空题,大致浏览一下大题,主要是为了了解题目的趋势和方向。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始终伴随着我的复习进程,但我并未投入过多的精力。关键是要始终保持对英语的关注,即使在面临专业课程的巨大压力时,也要坚持做一些英语练习以保持语言感觉。首要任务是阅读,这是复习中最具成本效益的部分。我使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实际上只有100篇)。起初,我会出很多错误,每道题目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大约完成20篇后,我就逐渐适应了考研阅读的风格。此时,可以开始做英语真题的阅读部分,每天都精读并分析一道题目,标记不认识的词汇,理解复杂的句子,并深究错误的原因,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个小时。其次,作文也相当重要。由于我较为慵懒,从未背诵过任何作文,我只是在复习后期平均每星期自己动手写一篇。我发现作文的基本框架通常是首段描绘画面,第二段列出三个理由,最后一段进行总结。久而久之,写作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了。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认真对待作文复习,积累一些常用短语和复杂句式,多背诵范文,这才是提高分数的关键。此外,书写工整也不容忽视,因为我时间充足,英语的主观题我都会先打草稿再抄写到答题卡上,这对提升成绩颇有帮助。接下来是翻译、完形填空和新题型,我个人认为每周各做一道题目就足够了。至于背单词,初期我试过各种版本的大、小词汇书,还自行整理了真题中的生词,掌握了大约2000个核心词汇后,每天复习100个,直至考试前一天,这种方法对我非常有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工程力学涵盖静力学、动力学等多个领域,每一个概念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例如,力矩、力偶、质心、动量守恒等,都需有清晰的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仅需理论学习,更需凭实际问题去应用和巩固。
熟练运用公式和定理。工程力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定理和公式,如牛顿第二定律、达朗贝尔原理、欧拉方程等,这些都是解决复杂力学问题的工具。我会经常做一些习题来熟悉并灵活运用这些公式,也会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场景,这样加深理解和记忆。
再者,重视实验和实践。北京工业大学的教育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工程力学的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了实验室的实践活动,凭亲手做实验,直观感受力学原理的应用,这对我理解和掌握力学知识有极大的帮助。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会定期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制作思维导图,帮助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会定时做一些模拟试题,以检查我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找出自有的薄弱点,及时进行补足。
我建议找到一个好的学习伙伴或者导师,一起讨论问题,互相挑战,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保持好的心态,面对困难不气馁,坚持到底,这也是我能在考研过程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