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暨大文学院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暨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刚开始复习政治时,我每天投入一小时,直到最后一个月冲刺阶段才增至每日三小时。我没有过于专注于此,但最终成绩让我感到满意。九月期间,我每天研读精讲精练,并配合完成1000题的相关章节练习,每完成一章都会构建知识架构并整理错误题目。进入十月,我完成了历年真题的选择题部分,通过错题分析来填补知识空白,月底时重温了1000题的错题。十一月,我开始关注真题中的简答题解答策略,拿到八套卷后便开始进行限时模拟,每天一套。十二月,我两次复习了最后四套卷的选择题,同时回顾了错题集,在考前一周,我集中精力背诵大题的答题思路。
十一月底,肖八发布,我针对自己常犯错误的部分章节进行了快速复习。十二月初,肖四问世,我每天下午安排一半时间背诵半套大题,坚持了八天。有的人选择连续两天全天背诵,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在完成四套卷的背诵后,我又抽出两天时间整体温习了一遍。考前一天的下午和晚上,我再次回顾了肖四的大题、肖八的选择题以及肖的时政选择题,幸运的是,考试中遇到了一道时政原题。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单词还是要拿下的,一战的时候我单词粗略的背了一下,后面就把它丢了,觉得背了就忘就直接去做真题了。但当我考研用模拟题来自我检验的时候,效果不是很理想,虽然把高频词汇掌握了,但是很多基本的词汇还没有搞明白。每年的英语考试都会出现新的没有考过的单词,如果只靠真题来背单词,难免后劲不足,所以大家一定要小心。二战的时候我对单词不敢马虎了,基本上从头到尾一直在背单词。阅读就不用多说了,就是一句话,多做,每天做几篇,保持语感,做完还要把它弄懂,知道错在那里。英语还让人头痛的一点莫过于作文了,我前期不知道如何下手,主要是背模板,把各种话题的作文读背一篇,写的时候就仿造那篇的脉络来写,能用的句子就用,慢慢的就能脱离模板自己写了。作文我大约是半个星期写一篇,不能懒。等越写越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写作文会成为你的爱好。因为你肚子里的好句子太多了。那时候你的烦恼就是不知道该用哪个最好了。到那时候就是你整理自己模板的时候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文博综合”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知识体系,主要包含了中国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领域。在历史部分,你需对中国古代到现代的历史发展脉络有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对各个时期的文化特征、重大事件要烂熟于心。考古学则要求对各种考古发现、遗址、遗物有清晰的认知,并能理解其背后的历史信息。博物馆学和文化遗产保护则是理论与实践并重,需了解博物馆的运营模式、藏品管理、策展设计,以及如何科学地进行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利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是“系统性”。我将这些知识按照时间线或者学科类别进行整理,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是“深度阅读”,我会选几本权威教材作为基础,精读并做笔记,尤其是书中列出的重要知识点和案例。“实践”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凭参观博物馆,参与线上或线下的讲座、研讨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再者,“历年真题”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凭对历年试题的研究,你了解到出题人的思路,找出常考的重点和难点。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既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也能训练答题速度和技巧。
我强调“交流与讨论”。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共同探讨问题,碰撞出新的思考角度,也在对方的困惑中找到自有的盲点。有时候,一个问题可能困扰你很久,但换个角度或者听听别人的想法,可能会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