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对政治方面的担忧最小。第一年,我主要依赖肖秀荣的试卷集以及历年的试题。前期,我投入大量时间解答无数选择题,几乎完成了2000年后所有能找到的题目(因为快速完成选择题是提高分数的关键步骤,尽管我的成绩并不顶尖)。进入后期阶段,我在回顾错误或已经做过的选题的同时,也开始研读大题的素材。我的策略很简单,无论基础如何,购买肖和任的试题,比较他们的答案解析,理解他们从何种角度剖析问题,并找出其可能的盲点。通过参考马哲教科书的不同章节,我能发掘出新的分析角度。以寻找答案缺失为目标去学习,能让你站在更高的视野,同时也能记住更多的内容。此外,高中政治强调的方法论,我要强调,绝对是考试的重点,即使肖秀荣本人未予确认,但我确信它一定会考。当你做了很多卷子,看了许多主观题的答案,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分析角度和方法论来解释。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的建议是你想到的所有相关方法论和观点,都尽可能地列举出来,写在答题纸上。我们的政治考试并不要求你担心偏离主题或者担心6、7个要点中有1、2个不太贴切。实际上,评卷老师更害怕的是你的回答缺乏深度和广度,而不是因为你联想的知识点过多而扣分。近年来的考研趋势是鼓励考生展现个人见解,了解这一趋势将有助于你更加自如地备考。
考研数学方面:
我认为数学其实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出多么灵活的题,都是包含了某些很基础的知识点,所以在直接上全书之前,我把高数和线代的课本完整而且细致地看了一遍,做完了几乎所有课后题,连带着大一买的一本高数辅导上的题也全部写完,同时把知识点做了笔记,一些很巧的积分,求导之类的例题也记下了,然后进行总结(比如我就总结了三角函数各种组合的积分求法)。看完已经是九月下旬,然后上全书,当时就感觉全书上的题80%都能写对了。写完全书是十月底,然后开始真题。我觉得真题最有说服力,就买了数一数二数三的全部真题,每天上午固定两个半小时做真题,时间到了以后给自己严格打分,分析出错原因,然后把不太记得的知识点也记下来在专门的本子上,所以其实整个上午几乎都献给数学。就这样写了两遍,后期时间也不太够了,所以就定三小时写两套卷子。开始写真题的时候分数不好看,而且时间老是不够,不过慢慢巩固找自己的弱点过程中,效率也慢慢高了。做完真题之后,开始做模拟卷,一直到考前三天才停下来。最后三天就是把笔记从头到尾整理了一遍。因为每年数学是在上午考的,所以我也一直选择在上午看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过的方法中,比较推荐记忆真题词汇。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时间较为充裕的话用恋恋有词打下基础,如果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好用,那么我认为值得一试。另外王江涛有一本单词书(好像是十天搞定考研词汇)我觉得应该也不错,单词差别不多的时候阅读书登场,每天两到三篇,最好下午做,因为英语是下午考的,千万不要纠结答案,关键是培养语感,遇到好的句子就自己完整翻译一遍,同时它每篇后面都附有wordlist,生词一定要记。
考研专业课方面:
应用流体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流动现象等多个方面。对这门课,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压力、密度、黏度等基础物理量,以及伯努利方程、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等基本原理,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框架。
掌握流体流动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技巧也是关键。无论是理想流体还是实际流体,无论是层流还是湍流,都需学会如何按具体问题选合适的模型,如欧拉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等,并凭数值计算或者解析解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熟悉并熟练使用MATLAB或COMSOL等计算工具会大有裨益。
再者,实验和案例分析是深化理解的重要手段。凭实验,直观地观察到流体的动态行为,理解流体力学定律的实际应用。研究经典案例,如管道中的流动、油井的生产过程等,能够帮助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复习过程中,历年真题的练习不可忽视。凭对历年试题的研究,了解出题趋势和重点难点,找出自有的弱点进行针对性训练。定期自我检测,模拟考试环境,能有效提高应试能力。
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也很重要。保持规律的学习计划,适时休息调整,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都有助于更好地应对这个既挑战又有趣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