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成理工地球物理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8月中下旬至10月初,主要跟着《精讲精炼》自我阅读,然后配套做《1000题》。自己勾画重要的关键点,然后做题订正回看。因为学科性质的缘故,《精讲精炼》大篇幅的文字叙述难免有点枯燥,所以在马基和毛中特这两大板块。实话说对这一阶段的学习也没有一个显著成效的预期,对思想政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能辨别基本的知识点就行。政治复习,一开始很是摸不着头脑,慢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如果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无用的,无用是有用的铺垫,即便是走了弯路,也是帮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方法,寻找其他方法。
考研数学方面:
我之所以在数学上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1)深入研读书本,并确保充分理解概念。(2)对待复习全书中的每一道题目我都一丝不苟地去做,大约用了六本厚厚的笔记本记录和思考,遇到难题从不轻易看答案,而是持续思索。如果实在无法解决,我会搁置一段时间,回头重新审视书本,找出问题所在,是基础知识没掌握牢固还是解题策略不足。之后的几天,我会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尝试能否解答。记住,复习全书是用来实践的,而非仅仅浏览。每道题我都仔细剖析,总结规律。随着积累的加深,难度自然降低。(3)如果有空闲时间,我会做模拟试题;若时间紧张,便专注于真题。真题练习时,我严格控制时间,如同真正考试一般。我只集中精力于课本、课后题答案、复习全书和真题,但消化得非常彻底,成效显著。数学是最有可能快速提升分数且拉开差距的一科。我的复习资料仅限于课本、课后题答案、复习全书和真题。首先阅读一章课本,接着完成相关习题,然后转向复习全书对应部分。初次通读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但这完全正常,不必焦虑。第一轮过后开始第二轮,此时要做笔记,记录重要知识点和公式,以便后续复习更有方向性。最后一步是攻克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我是从暑假开始的,每天2篇,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黄皮书用完我就开始刷真题了,从03-18的真题刷了两遍,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这一点很重要哦)。作文部分我是从十一月份中旬开始的,最初是背了王江涛的十篇五星级真题作文。十二月初每天写一篇作文,随便找个话题就要提笔写,写前两篇真的痛苦死了,在第四篇左右,突然开窍了,最初背的十篇文章突然起作用了,自己可以各种融合曾经背过的文章,也会句式变换了,在考场上,我没有任何的模板,但是真的做到了提笔就写,滔滔不绝。也因为作文这部分,稍微拯救了我的英语总分。所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要自己真的像考试一样写作文,写作文,写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数字信号处理基础涉及许多核心概念,如离散时间信号、傅立叶变换、滤波器设计等。你需深入理解它们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掌握Z变换和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如何在不同场景中选合适的变换方法。
熟练运用编程语言进行信号处理是必要的技能。Python或MATLAB是常用的工具,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库函数,能够方便地实现信号的采样、分析和滤波等功能。我建议凭编写小程序来实践理论知识,比如实现一个简单的数字滤波器,或者对实际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这样既能巩固理论,也能提升动手能力。
再者,实验和案例分析不容忽视。成都理工的课程往往结合实际地质数据,你将所学应用于解决真实问题。例如,凭对地震信号的处理,提取地质结构信息。这就需熟悉各种信号处理技术,如去噪、增益控制、特征提取等,并能灵活应用。
多做题、多讨论也是提高的关键。参考教材后的习题,也找一些相关的竞赛题目进行练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研究,这样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也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别忘了关注学术前沿。数字信号处理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新的算法和技术不断涌现。阅读相关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不仅拓宽视野,也可能为研究带来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