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文学院文艺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首要的是,我们要理智地看待市场上的那些所谓预测试题的书籍,即便是备受推崇的肖秀荣教授今年也仅命中了一道半题目,这让学生们感叹不已。因此,我们应该明确,真正的权威指南是每年官方发布的红宝书。我们不应盲从,不应追逐潮流,深入理解和研读大纲才是备考政治的正确路径,没有捷径可行。通常来说,大纲至少需要通读三次,并通过做题来巩固理解。至关重要的是,要去做历年的真实考题,特别是主观题部分。这些题目往往有一定的模式,关键是找出评卷教师的评分要点,并掌握标准的答题表达方式。这一过程可能较为艰难,但只要你遵循这种方法学习,到了考试时面对考研题目就会感到轻松许多,不再过度依赖预测名师。命题组已经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未来能准确预测到的题目只会越来越少。因此,提升自身的独立答题能力,以平静的心态应对考研政治是至关重要的。
考研英语方面:
学英语确实贯穿了我复习过程的始终,但是一直没用太多精力。需要注意的是英语全程都不能放下,无论后边专业课压力多大,也要做一定数量的英语保持语感。首先,英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复习性价比最高。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150篇(其实只有100篇)。最开始做的时候会错很多,做一道题用很长时间。大概做了二十篇左右,已经大概知晓了考研阅读的风格。这个时候可以做英语真题的阅读了,每天精读一道题,把不会的词划出来,长难句弄懂,每道题错的原因搞清楚,大概需要一小时左右。其次重要的是作文。不少人用的是王江涛的作文书,每天背背范文,成效显著。我比较懒,一篇作文也没背过,只是复习后期平均一周自己会动手写一篇。我还是推荐老老实实地复习作文,平时多积累一些短语和长难句的写法,多背范文,这才是提分的王道。另外字迹也很重要,因为时间充裕,英语的主观题我都打了草稿后再写到答题纸上,想来有很大帮助。再次是翻译和完型填空、新题型。个人认为每道题各一周做一道就可以。尤其今年,新题型简单到没朋友。等到了十一月中下旬可以开始做模拟题。关于背单词,开始时候尝试过大本、小本单词书,还有自己整理真题上的生词,两千多个核心词背一遍之后每天循环复习100个词,一直到考研都没放下,很有帮助。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国文学基础的学习,首要的是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形式、流派和代表作品有全面的了解。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深入研读经典,理解其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是我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关注文学批评理论,如意境说、人性论等,帮助更深入地解读作品。我在学习中,坚持阅读原著与参考书目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既提升了我的文学素养,也锻炼了我的分析能力。
对汉语言基础,这不仅是对汉字、词汇、语法的掌握,更是对汉语文化的理解。汉字是根,研究其构造、演变,能帮助理解文字背后的文化意蕴。我会花大量时间去识记繁体字,理解古汉语的用法,因这是理解古代文献的关键。至于词汇和语法,需凭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来实践。我会定期做古代文言文阅读,尝试用古汉语写作,这样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提升语感。
我还发现,讨论和分享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会定期参加学习小组,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每个人的观点都能给我带来新的启示。教师的指导也至关重要,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帮我避开许多学习的弯路。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热爱,在面对复杂的文言文,或者深奥的文学理论时,保持热情和耐心。要有批判性思维,不盲目接受,敢于质疑,这样在学术之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