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安工大冶金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分数不高不低,不过自我感觉运气很好。基本上从10月份开始,因为知道自己开始的晚了,做了肖1000,12月之前还是得练选择题,感觉政治不用太背书,因为背了你也会忘,尤其我这种几百年都没学过政治的……我就做很多选择题,养成了避开陷阱的技能,做多了你会条件反射的,不需要背你也记住了,分数下来后感觉运气不错。我在偷懒的时候会看一下风中劲草,有很多知识点都是无意中看到就有印象了,而且我觉得听老师讲课的话印象会比较深,很多东西潜移默化的记在脑子里了,所以大题在只背了肖4的情况下也能得到不错的分数。政治资料基本上是肖秀荣的都买了,蒋五,然后市场上有的所有模拟卷都买了用来刷选择题,从11中旬到12中旬都在做选择题,然后最后背了肖4,一切OK的。
考研数学方面:
自我感觉在数学方面还算得心应手,投入的时间相对较少。四月份我就开始研读教材,并挑选部分课后练习题来做,不必全部完成,关键是要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思维模式,这样一来,就算考试中遇到未曾见过的题目,也能保持镇定,因为题目的本质往往大同小异。进入五月,我开始做全书,第一遍完成后,我对自己的错误进行了标记,区分了哪些是疏忽所致,哪些是我真的不懂。七月,我回顾之前的笔记并整理数学知识,可以根据全书的章节来梳理,这样有助于形成清晰的解题策略,做题时能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核心。八月,我开始挑战660题,这套题难度较高,我用了一个月才完成第一轮,感觉效果不佳,于是决定再做一次。到了十月,我开始做历年的真题,分析每年的题型,并自我总结。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英语学习,三月时我获取了历年真题并着手研究。那时,我同步进行词汇记忆与真题实践,虽无严谨计划,却将其视作训练。我的阅读错误率高达平均每题3.5个,但我确保对每篇文章深入理解,详细查阅每个词汇的意义及其在文中的应用,解析复杂句子的结构,并尝试亲自翻译。有些人可能认为真题应谨慎使用,但这取决于个人策略,我未曾用真题做过模拟测试。
这样的方法持续到暑假,我的英语能力明显提升,阅读错误减少至1到2个。暑假期间,我开始筹备作文部分,购买了朱伟的作文书籍,虽然内容有些平淡,我还是完成了阅读,并且每天早晨都会背诵一篇。暑假后,我的英语复习策略没有太大变动,继续坚持背词和刷真题,依旧一丝不苟地钻研每一个词汇和句型。
十月底,我对真题的研习已接近尾声,于是购入一本高级阅读黄皮书以模拟实战,力求在72分钟内完成四篇阅读,最慢不超过80分钟。从那以后,直至考试,我交替进行真题精读和阅读模拟。每日晚餐后的一个小时,我会进行写作训练,随机选定一个可能的大小作文题目,严格按照考试模式限时(约50分钟为宜,不超一小时)写作,如此持之以恒直至考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它涉及到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是首要任务。例如,热力学三大定律,化学平衡常数K,反应速率方程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你需深入理解它们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记忆,是为了能够灵活应用到各种问题中。
对动力学部分,掌握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等内容至关重要。要特别注意半衰期的概念和计算,这往往会在计算题中出现。量子化学虽然相对抽象,但理解电子云模型、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理论,以及能级图等,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制。
在复习过程中,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你凭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来熟悉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每次做完题后,一定要认真分析错误,找出知识盲点,及时补足。对复杂的问题,尝试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解析,这将有助于深化理解和记忆。
实验也是物理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考试可能不会直接考察实验操作,但是实验背后的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会融入到理论题目中。阅读实验教材,了解基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建议组建一个学习小组,大家一起讨论难题,互相督促,这样既能提升学习效率,也能缓解压力。定期的自我评估和复习也是必要的,这能确保知识体系不断巩固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