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生物医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用的教材:肖秀荣三件套,肖八,肖四还有徐涛的小黄书(冲刺阶段背大题再用)。政治我是从8月份开始复习的。另外,复习看书的时候建议大家做好标记,标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日后的温习回顾。11月份的时候风中劲草就出来了,这个政治复习资料很给力,整理的重点突出,而且风中劲草有一本配套的练习册,这个我也做了两遍,而且里面有往年的真题,可以找找感觉,风中劲草我前后共弄了5遍,包括最后的背诵。12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大题了,之前的话没有必要提前准备,因为大题的基础还是以背过知识点为基础,说一下秘诀,肖秀荣的8套卷和最终预测4套卷是一定要背过的,这些大题里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知识点,而且系统性较强,感觉今年有押中好几道大题的说。
考研英语方面:
新式题目较为简单,主要是排序题,依赖关键信息来辨别主语对应关系。对于今年的英语一来说,难度相对较低。必备教材包括黄皮书全集、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以及张剑的模拟五套卷。复习英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其中阅读理解是核心重点。阅读理解的训练应尽早启动,初阶段以记忆词汇为主,建议单词至少背诵5至6遍。我因背诵次数不足,在后期做模拟题时遇到困扰,有些单词影响了解题,尤其是那些曾经背过却遗忘的词汇,这表明背单词需要反复多次,并且在后期要预留时间重温旧词汇,以防止遗忘。例如,在感到疲劳时,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回顾单词,既可放松大脑,又可巩固记忆,因为到了后期,大部分单词已相当熟悉,每日浏览几个词汇列表,耗时并不长。
阅读理解的强化阶段侧重于历年真题和适量模拟题的演练。我从1997年开始做起,总共完成了两轮,多做真题有助于归纳正确和错误选项的特点,也有利于理解出题者的思维模式。至于作文,我在最后一月才开始准备,感觉时间略显紧张,复习不够充分,建议提前一个半月或两个月开始会更加稳妥。我收集了一些通用模板和句子,考试中也派上了用场。考前使用真实的答题纸练习,掌握各段的速度和字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书写务必清晰美观,若字迹不佳,可提前找时间练习。对于完形填空和翻译,我只完成了真题,其他练习较少涉及,因为它们的效益相对较弱。若有充裕的复习时间,可以探索一些技巧和策略。当然,作文必须整理模板,后期在背诵基础上多积累几套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深入研究生命基本单位——细胞结构、功能以及其生理过程的学科。我在复习时,特别关注了细胞的基本构造如膜系统、细胞核、线粒体等,以及细胞周期、信号转导、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理解这些基础概念是关键,因它们构成了后续高级理论的基础。对这部分内容,我会推荐使用图文并茂的教科书,如“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配合实验视频来增强理解和记忆。
生物化学则涉及蛋白质、核酸、酶、代谢途径等分子层面的生命活动。我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理解各种生化反应机制,特别是糖酵解、TCA循环、氧化磷酸化等能量代谢路径,以及蛋白质合成与折叠的过程。这需扎实的化学基础,但别忘了,生物化学不仅仅是理论,实践操作也很重要,比如凭虚拟实验室模拟生化反应,或者亲手做些简单的生化实验。
对这两门科目,我都采用了"理解+记忆+应用"的学习方法。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原理,知识点;记忆则是巩固,凭制作思维导图,定期回顾,帮助长期记忆;应用是提升,尝试解答历年试题,参与讨论小组,甚至自己设计实验,都能提高应用能力。
至于复习节奏,我建议初期广泛阅读,中期精读教材,后期模拟练习。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并定期自我检测,以便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在备考过程中,我也发现,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方式至关重要。有些人可能更善于凭听课吸收知识,有些人则更适合独立阅读和思考。找到学习节奏,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即使是复杂的科学理论,也能变得有条不紊,清晰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