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会计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化工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北京化工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提前到八月开始政治复习也是适宜的。由于我高中阶段专攻文科,所以我起步较晚,在九月底才开始,导致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于肖爷爷的大纲,我只是匆匆浏览了一遍,而1000题虽然刷了三次,却没有真正记住内容。最终阶段,我主要就是背诵了4套卷和8套卷。同时,可以结合肖爷爷11月份推出的相关书籍阅读,但不需要死记硬背。至于大题部分,肖四和肖八就已经绰绰有余了。选择题是政治的关键,应通过多次刷1000题来巩固知识,11月之后可购买不同教师的预测卷来做额外练习。然而,1000题仍是重中之重。总的来说,政治这个科目不太可能成为大幅度提升分数的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在暑假的强化学习中,我深入研读了高等数学的十八个专题和线性代数的九个主题,随后挑战了张宇的1000题,这是一次无比艰难且煎熬的经历,也是我初次遭遇的重大挫折,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其中滋味。十月份起,我开始自我组织模拟数学考试,上午仿真测试,下午则用三个小时来回顾并梳理做过的试卷,逐步填补知识漏洞,这样的节奏一直持续到考试前夕。在这个过程中,跟随老师的课程,我学会了多种解题策略和模式,并积累了厚厚的两本笔记,这些笔记对我来说无比珍贵,因为它们全面覆盖了各个知识点,几乎无遗漏,包含的各种方法都非常经典,有助于拓宽解题思维。虽然有的同学将十八讲反复研读了四五遍,但我只进行了三次,但每次都有新的领悟。只要你持续学习,思维就会逐渐开阔。接下来的十月,我专注于模拟试题,包括张宇的历年真题和八套、四套卷。我要强调的是,就像老师所说,数学练习不能中断,每天都要保证至少三个小时的专注时间,严格控制时间,铃声一响立即停止。这个习惯自十一月起,我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对于真题,我反反复复地做,大约做了三次,这样不仅锻炼了各种考场应对心态,如果你想达到这样的熟练程度,就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数学模拟考。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用书:《单词红宝书》、张剑150篇基础版、黄皮书真题、《写作160篇》、王江涛《高分写作》。考研英语注重理解,所以单词尤其重要,刚开始的时候英语只是背单词,一直持续到十月份背的很熟了才停下。大概从五月份开始做阅读题找感觉,选的是张剑150篇基础版,这本书和真题还是有很大差别,所以没太在意。八月份开始做真题,阅读需要反反复复地做,把文章仔细的研究,完型和新题型没有特意地练习,只是做了真题。十月份开始准备作文,基本没写,只是背范文。刚开始用的王江涛的书,后来发现这本书的大作文的风格不适合自己,就换成了一本比较小众的《写作160篇》,但小作文还是继续用的王江涛的书。这两年客观题的难度有所下降,再加上我比较擅长做阅读,所以前面的客观题答的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基础。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学科。你需熟悉并掌握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基本管理职能,以及决策理论、组织行为、战略管理等相关概念。这些基础知识不仅会在考试中频繁出现,也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案例分析是提升理解的关键。管理学的理论往往需凭实际案例来深化理解。你找寻各类企业的管理案例进行研读,分析它们在决策、组织结构、激励机制等方面是如何运用管理学原理的。这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也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再者,重视教材与参考书的阅读。我强烈推荐斯蒂芬·P·罗宾斯的《管理学》,这本书详细阐述了管理学的各项理论,并有丰富的实例支持。也要关注老师的课件和推荐的补充阅读材料,这些都是考试的重要来源。
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你每周设定一次全面的复习时间,回顾本周所学的内容,强化记忆。做题则帮助你了解自有的理解程度,找出知识盲区。尤其是历年真题,一定要多做、精做,把握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
小组讨论也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式。与同学一起讨论管理问题,激发新的思考角度,也互相解答疑惑,共同进步。
在学习管理学的过程中,要保持对知识的热情,保持开放的思维,勇于提问,敢于挑战既有理论。理论知识是工具,最终的目标是将其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