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理工大学学科教学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华理工抚州师范学院学科教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东华理工大学学科教学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主观题目,记忆的内容通常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教科书中的关键概念,在早期复习阶段应已识别出哪些是重点;另一类是一些知名教师的模拟试题,我个人推荐任汝芬的《序列之四:最后四套题》和肖秀荣的《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大约在10月和11月期间,许多考研辅导机构会发布模拟试卷,常常以8套卷或10套卷等形式出现,这些试卷的客观题可以练习,但主观题并不急需完成,因为它们往往包含前几年的老题目。上述两本书通常在12月中旬才发行,别误认为时间太晚而不购买,因为后期出版的书籍更能反映当年的时政热点,其价值与基础学习同样重要。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建议先尝试做一遍这些模拟题再进行背诵,这将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我只完成了其中一部分,后来由于时间紧迫,便直接转为背诵。据传肖秀荣的预测题比任汝芬的更准确,可能是因为任汝芬的试卷出版较早,考研命题组可能会避免使用其中的题目;相反,肖秀荣的试卷在命题工作完成后才发布,所以与实际考试题目相符的概率更高。
考研数学方面:
完成课本学习后,我会重温笔记,默默地描绘出每章节的知识架构,确保每个数学知识点都了然于胸。切记,扎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在初次复习数学时,我选择研读课本并解决课后习题。近年来,数学的难度有所上升,并非因为考试范围大幅拓宽,而是计算量增大,对数学思维的要求更上一层楼,比如增加了分类讨论等技巧。尽管许多课后练习的形式并不直接对应考试题目,但它们对理解并巩固基础概念极其有益。对于不定积分的部分,高等数学课本后面的习题涵盖了几乎所有常见的解题策略,初做可能会感到困难。然而,如果深入钻研这些习题,再次尝试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显著。同时,对于原函数的记忆,不必局限于那些常见而简单的公式。相比之下,其他内容在高等数学中的占比较小,所以我使用了本科教材,具体的书籍推荐就不再赘述。我购买的《核心笔记》当时只有复印件,尽管出版年代较早,但其难度与当前考试相匹配,对关键考点的覆盖也相当不错,适合作为第二轮复习的资料。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在英语考试中占据主导地位,谁能征服阅读,谁就能主宰整个考试。这里我要着重强调英语真题的无价之宝,从备考初期直至结束,我从未碰过任何模拟试题,因为真题就是最顶级的模拟练习!(请脑补我再说三遍)首先,购入最新年的真题集(比如2013年至2015年),完成后再追溯到前几年(2005年至2012年),接着继续购买更早些年的(1997年至2004年)。我亲历了1997年至2015年的所有真题,总共做了大约三次。第一次全力以赴地做题,随后则是归纳教训,找出错误,审视理解过程中的误区,并牢记真题中的词汇。张剑出版的那套黄皮书相当出色,我全程依赖它,不过选择哪一套还得视个人情况而定。最新的真题尤为珍贵,别留到最后当作预测卷,关键的东西宜早不宜迟。即使年代较为久远的真题,尽管题型和分数可能有所变动,它们仍承载着出题老师的智慧,同样值得我们深入钻研。
考研专业课方面: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科目,它涵盖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等多个领域。其中,微积分部分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包括极限、导数、积分等内容。掌握好这些基本概念,是理解和应用其他高级数学理论的前提。例如,理解极限的概念有助于把握函数的变化趋势;导数则是分析函数性质,如单调性、极值点的关键工具;积分则涉及到面积、体积等问题的求解。
线性代数主要涉及向量、矩阵、行列式和线性空间等概念。这部分需理解并熟练运用矩阵运算规则,掌握特征值、特征向量等重要概念,这对解决物理、工程等领域的问题至关重要。理解线性空间的性质和线性映射的表示,能帮助更好地构建和解决问题。
至于概率统计,其理论框架和实际应用同样重要。要深入理解随机变量的分布,如均匀分布、正态分布等,并能灵活运用期望、方差等统计量进行数据分析。掌握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对未来研究工作有直接的帮助。
学习高等数学,我认为关键在于理解非死记硬背。每个定理和公式背后都有其深刻的直观意义,凭实例来理解和记忆,会比单纯的记忆更有效。做大量的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遇到难题时,不妨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或者找同学、老师讨论,这不仅能锻炼思维,也能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
复习阶段,建议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这样,在考试时,即使遇到新题目,也能迅速定位到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