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医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生物与医药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医药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我采购了肖秀荣的1000题,以及他的八套卷、四套卷,还有任汝芬的四套卷。说实话,对于这类严格的测试,不断练习题目至关重要。在临考前完成这些模拟卷后,我发现各名师强调的考点有不少重叠之处,毕竟每年的重大政治事件也就那些。因此,人们常说只要熟记四套卷,考研政治就能轻松应对,这话并非毫无根据。强烈推荐大家在考前至少通读一遍这些试卷。如果时间和能力允许,你也可以考虑购买其他的复习资料,但我在这里就不再多作推荐了。我的政治分数不算高,所以我简短地分享一下经验。我在八月开始接触政治,精讲精练这本书的确厚重且字迹密集,初次阅读可能会感到眼花缭乱。实际上,第一遍主要是为了大致了解内容,记不住太多细节是很正常的,不必过于焦虑。有种观点认为等到九月政治大纲发布后再开始学,但我个人觉得可以稍早一些。每年大纲的变化多数是表面的增减,实质性变动不多,提早预习能让你更从容,后面的复习时间会非常紧张,这样做也能减轻后期的压力。接着,我反复刷了三次1000题,这对于巩固选择题的知识点非常有帮助。随后我还做了历年真题及肖八、肖四,就这样进入了考场。
考研英语方面:
从3月至5月末,我专攻英语词汇,每日投入3.5小时,疲劳时通过解决复杂长句稍作休息。进入6月后,我把重心转向研究历年真题阅读,因为词汇是根基,而阅读至关重要,尤其是真题阅读更是关键所在,其他海量阅读只能算是过眼云烟,必须牢记!它们有助于提升词汇量和解析句子的能力,但别过于纠结于做题技巧。每日一小时精读真题,耗时约四小时,其中二十分钟用于答题,十分钟查找生词和短语,一个半小时用来背诵全文,一个小时进行默写,并花一个小时剖析文章架构及命题者的思维模式。这个流程我在考前重复了三次,记得在模拟测试时,我的阅读理解只错了三个。我认为自己英语成绩不错的原因在于将所有八十篇真题阅读都背得滚瓜烂熟,直至考试前一天,我都未曾松懈,持续复习,这对阅读、翻译乃至写作都有显著提升。只要你能坚持不懈,相信你也能够做到。自10月起,我开始每日练习英语作文和翻译,同样反复至考试日。到了12月,我会清晨出门背诵过去二十年的真题范文,大作文一分钟一篇,小作文只需半分钟,务必熟练无比,考试时便能挥洒自如,灵感源源不断。确实,今年的英语考试并不算太难。11月我开始接触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新题型不容忽视,得多做一些模拟题来锻炼,至于完形填空,我只求达到六分,超越这个分数就是你的胜利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生物化学,这是一门深入研究生命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的学科。我在准备这门课时,特别注重了对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我深入挖掘的重点,例如,如何凭一级结构推断二级、三级甚至四级结构,以及这些结构如何决定其酶活性或运输等功能。代谢途径如糖酵解、TCA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也是需牢记的知识点。我建议采用画图和记忆法,将复杂的反应过程转化为可视化模型,便于理解和记忆。
微生物学则涵盖了从细菌、真菌到病毒的各种微生物世界。微生物的分类、生理生态、遗传变异以及它们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关联都是重要的考点。我尤其重视对微生物生长曲线的理解,以及各种抗生素作用机制的记忆。微生物的遗传学部分,如转化、转导、接合等基因转移方式,也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案例分析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凭实际的例子来理解和抽象的理论知识。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坚持每天都进行一定程度的阅读和笔记整理,以保持知识的新鲜度。我会定期自我测试,做模拟试题,以检验我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遇到难题,我会积极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凭讨论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