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成理工商学院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成都理工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作为一名理科女性,政治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挑战,但我还是挺过来了。我是在考试大纲发布后才开始复习,即使基础知识再薄弱也不必过于焦虑,提早学习可能会遗忘,反而是时间和精力的徒劳,所以等待大纲公布是更明智的选择。大纲发布后,我购买了大纲,并且按照规矩购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对应练习题。说实话,初次阅读可能吸收不了太多内容,如果能有人指导框架会有帮助,但即便记不住也不要心急,因为随后会出现一本《风中劲草》, 这本书才是真正需要牢记的重点。建议耐心地读两遍这本书,然后在考试前夕背诵肖秀荣的五套模拟题,这才是最有效的策略。
考研数学方面:
众所周知,数学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我也不例外。首先谈谈整体规划,我建议在7月之前完成一轮教材学习,课后练习不必全部完成,挑选一些题目来做就足够了。接着,7月到8月期间应集中精力刷全面复习资料,因为我之前在老师的指导下已经预习过一次,所以初次尝试时错误不多。进入9月,每天一套真题是必须的,每个人的真题集可能不同,有人选十年的,有人选十五年的,我都一一完成了。同时,我会穿插着复习全面资料和做真题,第二次做感觉轻松多了,深刻体会到老师的解题技巧和策略十分实用。对于真题,我选择了分章练习的方式来进行第二轮,每个人的方法可能会有差异。紧接着,我开始了第三次真题训练,这次我采用的是模拟百分卷的形式,即购买新的试题集再做一遍,此时成绩稳定在135分或140分以上。尽管如此,仍然有些题目难以解答,这是无法避免的挑战。完成第三轮后,由于时间限制,我专注于做过去十年的真题。在这里,我推荐大家购买两位作者的真题集,因为答案有时会有出入,更重要的是比较他们的解题思路和视角。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备考资料推荐:包括丁晓钟编著的考研英语真题深度解析(上、下两卷,涵盖了近二十年的试题)、全面解读英语真题的综合书籍、张剑编写的考研英语真题详解(以黄色封面为标识)以及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指南。此外,还有绿色无序版的考研英语词汇书和专门针对完形填空及填空式阅读的训练资料。众所周知,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在考研英语中占据了主要分数,许多攻略都会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我个人仅专注于练习过去二十年的真题,并反复研习,但我的阅读水平仍待提升,因此在此不再详述。有些阅读能力较强的同学建议,提升阅读的关键在于全文翻译每篇文章,以此深入理解并掌握每个选择题的正误缘由。遗憾的是,我只翻译了最近三年的真题,所以对此体会尚浅。我认为阅读质量优于数量,过分设定如每日必做若干篇阅读或强制达成特定正确率的目标,可能并不利于进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是核心。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需扎实的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选、企业生产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理解供求理论、效用最大化、市场均衡、国民收入核算等基本概念,是经济学入门的关键。我建议使用主流教材,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并配合课后习题进行练习。
数学工具的运用不容忽视。应用经济学尤其强调定量分析,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统计是必备工具。例如,供需模型的图形分析、消费函数的导数应用、IS-LM模型的求解等,都离不开数学。提高数学水平,尤其是对经济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是提升经济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再者,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阅读经济学期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凭案例分析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尝试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实证研究,比如利用公开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加深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
经济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学科,关注经济热点和政策变化也很重要。凭阅读财经新闻、参加学术讲座等方式,拓宽视野,将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连接起来。
坚持每日的学习计划和定期复习是保持学习效率的关键。我习惯每天分配固定的时间来研读教材、做题和整理笔记,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确保知识点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