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首师大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基础比较好,因此政治的复习也开始的比较晚,买了肖秀荣的真题、形策、肖八、肖四,风中劲草以及徐之明的政治知识点图鉴,对于高中政治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我的建议是不用开始的太早,我个人是九月份刷了刷真题,正式开背是10月底,那对于高中是理科的同学,7月份开始也就可以了,每天时间不用太长,其次我认为政治的模拟题可以做,但是不要看得太重,模拟题的意义主要在于帮助你记忆细节,要找题感还是要做真题,尤其是选择题,政治的选择题有很强的时效性,从历年的真题看下来你就会发现,大的政策是一脉相承的,很多时候选择题的选项都可以看做是不同时期一系列政策的不同说法或发展结果而已。
考研英语方面:
从17年的一月份起,我开始了词汇的记忆工作,到了三月,我开始跟着朱伟的《恋恋有词》学习。到了七月份,我已经大致完成了第一轮的学习,同时我也辅以红宝书的单词来记忆,这两项任务并行进行。在那些没有课程的午后,我会专心致志地攻克1997年至2007年的真题,每天坚持一篇阅读理解。由于基础薄弱,初读时我并未期待能完全理解文章内容,而是把遇到的生词圈出来,待完成后再查阅并核对答案。次日,我会回顾前一天的单词,继续推进新的阅读。这个过程相当缓慢,但单纯的单词记忆确实单调乏味。第一轮结束后,我重新开始第二轮,这次我专注于解析句子结构,找出犯错的原因。这时,每天做两到三篇阅读,难度逐渐增大,我几乎把整个下午都献给了英语学习,那是一段极其艰难且煎熬的日子。由于时间紧迫,我紧接着开始了2005年后试题的练习,依然遵循先前的方法:第一遍标记生词,同时也复习1997至2005年的题目第三遍。第二遍我开始仔细分析,第三遍再深入剖析,第四遍则集中精力于错误部分,反问自己为何出错。我特意保留了一些历年真题作为后期冲刺阶段的模拟训练材料,这些我重复做了两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中国语言文学,这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科目,需对古代到现代的文学作品有深入的理解。我认为,关键在于阅读和分析。我会挑选经典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例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尝试去理解作者的思想,分析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注意梳理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把握各个时期的文学特征。我还经常做笔记,整理作家生平和主要作品,这对我理解和记忆有很大帮助。
语言学理论与汉语基础,这个科目要求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和汉语语法结构理解。我建议从基础开始,熟练掌握音韵学、词汇语义学、句法学等基础知识。对汉语基础部分,我会凭阅读古文和现代汉语对比来深化理解,比如研究古汉语的四声、虚词用法等。我会定期做相关的练习题,尤其是那些涉及具体分析和应用的部分,如句子成分划分、病句修改等,这是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调理解和应用非死记硬背。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我会尽量将其与实际例子相结合,自己能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我也会参加一些讨论小组或者找同学一起复习,这样互相提问,共同探讨,加深理解。
我要强调的是,这两门科目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许多交叉点。比如,从语言学的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现象,也凭文学作品了解语言的历史变迁。在复习时,我常常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既提高了效率,也增加了学习的乐趣。